[发明专利]一种外涵内置火箭的涡扇冲压组合发动机的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04722.0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89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尤延铖;孙伟强;朱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F02K7/1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张素斌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外涵内置火箭的涡扇冲压组合发动机的设计方法,属于组合发动机领域,先制定发动机的总体性能要求并设计进气道基本流场,进而流线追踪得到三维内转进气道;根据发动机总体性能得到超燃燃烧室进出口参数,在三维内转进气道的出口处设计超燃燃烧室;基于超燃燃烧室参数和发动机在Ma4.5~6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火箭 冲压 组合 发动机 设计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外涵内置火箭的涡扇冲压组合发动机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飞行任务制定发动机的总体性能要求,基于总体性能要求设计进气道基本流场,进而通过在基本流场中进行流线追踪得到三维内转进气道;2)根据发动机总体性能得到超燃燃烧室进出口参数,在步骤1)所述的三维内转进气道的出口处设计超燃燃烧室;3)基于步骤2)超燃燃烧室参数和发动机在Ma4.5~6+阶段的推力需求,在超燃燃烧室的出口设计几何面积可调的尾喷管,并根据尾喷管的不同工作状态设计尾喷管下调节板;4)基于Ma0~2阶段发动机性能需求选取涡扇发动机,并根据其流量需求,利用流量公式
计算涡扇‑亚燃组合通道的入口面积,其中
表示流量,ρ表示密度,A表示面积,v表示进口速度,进而在步骤1)中的三维内转进气道上壁面开口,布置涡扇‑亚燃组合通道和涡扇发动机;5)在步骤4)涡扇发动机的外涵通道中,基于Ma2~3阶段发动机推力需求布置相应大小的火箭发动机形成引射火箭通道;6)基于Ma0~5状态发动机推力需求,结合Ma0~2状态步骤4)所述涡扇发动机及Ma2~3状态步骤5)所述火箭发动机性能参数,在步骤4)所述涡扇发动机后设计可转换工作模式的亚燃燃烧室,亚燃燃烧室进口平均马赫数不大于0.2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30472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