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增材构件沉积层间结合强度的增材制造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00310.2 | 申请日: | 201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67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任旭东;童照鹏;焦加飞;周王凡;陈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3/105 | 分类号: | B22F3/105;B33Y30/00;B33Y1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激光增材制造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提高增材构件沉积层间结合强度的增材制造装置和方法,包括激光增材制造模块,激光微织构毛化加工模块,移动平台,加热底板和控制计算机。本发明通过激光增材模块和激光微织构毛化加工模块交替工作,实现在激光增材加工过程中,对已沉积层表面进行激光微织构毛化处理,构造出沉积层表面凹凸间隔分布、润湿性良好的织构形貌,以此来提高后续沉积层与前置沉积层之间的结合强度,并且能够消除增材构件内部残余应力,提高激光增材构件的力学性能,延长其服役寿命。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沉积层 微织构 加工模块 制造装置 毛化 形貌 控制计算机 表面凹凸 残余应力 服役寿命 加热底板 间隔分布 力学性能 毛化处理 移动平台 润湿性 前置 织构 制造 | ||
【主权项】:
1.一种提高增材构件沉积层间结合强度的激光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S1 对基材进行预处理,打磨清洗烘干之后,放置在移动平台(10)的指定位置,将增材粉末球磨烘干处理后,放入送粉器(1)中,打开加热底板(11)对基材进行预热;S2 在控制计算机中建立增材构件的三维模型,并对其进行切片处理,获得构件的剖面轮廓信息,编制连续激光器激光头(5)和飞秒激光器激光头(6)的扫描路径程序;编制连续激光器激光头(5)和飞秒激光器激光头(6)的扫描路径程序时,要求连续激光器激光头(5)和飞秒激光器激光头(6)进行加工时有时间差,确保已沉积层的表面经过微织构毛化处理后,再进行后续层的沉积加工,并且最后一层沉积层不需要进行毛化处理;S3 根据程序指令,机械手臂(8)将飞秒激光器激光头(6)送至起始点,对基材表面进行微织构毛化处理;飞秒激光器的参数为:中心波长为1030 nm,最大输出功率80 W,最大脉冲输出能量160 μJ, 最大脉宽为300 fs ;S4 打开连续激光器激光头(5),根据程序指令,进行单层沉积加工;飞秒激光器激光头(6)对所制备沉积层表面进行微织构毛化处理;单层沉积加工结束后,连续激光器激光头(5)对已毛化区域继续逐层沉积加工,沉积加工和毛化处理依次循环交替运行;激光逐层沉积过程中,连续激光发生器的激光功率为800-1600 W,光斑直径为2-5 mm,扫描速度为600-1500mm/s,搭接率为20-60 %。/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20031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