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箔条云RCS获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18113.0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50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尹川;耿友林;潘玉剑;金华燕;张忠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62 | 分类号: | G06T7/62;G06F17/16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黄前泽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tanh‑sinh积分法的箔条云RCS获取方法。传统的箔条云RCS算法的计算效率低,当计算大规模箔条云时,其计算量将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本发明如下:一、获取箔条云及特征箔条的信息,并建立全局坐标系、局部坐标系。二、获取特征箔条的双站散射系数。三、计算被积函数σ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箔条 rcs 获取 方法 | ||
【主权项】:
1.基于tanh‑sinh积分法的箔条云RCS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雷达对箔条云进行检测,得到箔条云内箔条的数量x,任取箔条云中的一条箔条作为特征箔条;并获取特征箔条的长度L、入射电场的垂直极化部分
水平极化部分
反射电场的垂直极化部分
水平极化部分
建立全局坐标系和局部坐标系;全局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为点T;点T为任意一个不在特征箔条上的点;局部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为特征箔条的几何中心点D;全局坐标系的三根坐标轴分别为X轴、Y轴、Z轴;局部坐标系的三根坐标轴分别为X'轴、Y'轴、Z'轴;点D作为源点D,取空间中的一个与点T、点D不重合的点作为场点R;局部坐标系的X'‑Y'平面与点T、点D、点R所成平面重合;局部坐标系的X'轴平分∠TDR;步骤二、计算矩阵
如式(1)所示,矩阵
如式(2)所示、矩阵
如式(3)所示:![]()
![]()
式(1)、(2)、(3)中,
为矩阵转换后的入射电场垂直极化部分、水平极化部分;
为矩阵转换后的接收电场垂直极化部分、水平极化部分;矩阵[A]为箔条散射矩阵,表达式为
矩阵[B]为入射端的极化转换矩阵;矩阵[C]为接收端的极化转换矩阵;d11的表达式如式(4a)所示,d12的表达式如式(4b)所示,d21的表达式如式(4c)所示,d22的表达式如式(4d)所示d11=BA0(β/2)cos2θd (4a)![]()
![]()
式(4a)、(4b)、(4c)、(4d)中,θd为箔条中心轴线与局部坐标系内Z'轴的偏置角度;
为箔条与局部坐标系内X'轴的偏置角度;β为线TD与线DR之间的夹角;B的表达式如式(5)所示;A0(β/2)的表达式如式(6)所示;B=[‑jη/(2λzradr2)]exp(‑j2πr2/λ) (5)A0(β/2)=A(π/2,β/2)A(π/2,‑β/2) (6)式(5)、(6)中,j为虚数单位;η为空气的特征阻抗;λ为对箔条云进行检测的雷达的工作频率;zrad为箔条的特性阻抗;r2为源点D与场点R之间的距离;计算特征箔条雷达散射截面积的垂直同极化值σ⊥to⊥的表达式如式(7a)所示,平行同极化值σ//to//的表达式如式(7b)所示,交叉极化值σ⊥to//的表达式如式(7c)所示;![]()
![]()
式(7a)、(7b)、(7c)中,
为特征箔条的双站散射系数,其表达式如式(8)所示;
步骤三、根据式(1)、式(2)、式(3)及式(8)计算被积函数σ⊥to⊥、σ⊥to//、σ//to//的奇异点,分别是(π/2,β/2)、(π/2,π‑β/2)、(π/2,π+β/2)、(π/2,2π‑β/2);步骤四、将σ⊥to⊥、σ⊥to//、σ//to//的待积分区域分别剖分为十六个小区域,使得每个奇异点均成为其中四个小区域的顶点,且任意一个小区域上均有且仅有一个顶点为奇异点;步骤五、对步骤四所得σ⊥to⊥、σ⊥to//、σ//to//的所有小区域分别进行积分,分别得到所有小区域的雷达散射截面积;步骤六、将垂直同极化值σ⊥to⊥对应的十六个小区域的雷达散射截面积相累加,得到特征箔条的垂直同极化值σ⊥to⊥;将平行同极化值σ//to//对应的十六个小区域的雷达散射截面积相累加,得到特征箔条的平行同极化值σ//to//;将交叉极化值σ⊥to//对应的十六个小区域的雷达散射截面积相累加,得到特征箔条的交叉极化值σ⊥to//;步骤七、计算箔条云雷达散射截面积的垂直同极化值σ⊥to⊥总=x·σ⊥to⊥;计算箔条云雷达散射截面积的交叉极化值σ⊥to//总=x·σ⊥to//;计算箔条云雷达散射截面积的平行同极化值σ//to//总=x·σ//to//。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81811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