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井筒内低品位余热回收的串级式翅片重力热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54281.3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90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崔巍;田沛山;张孙;朱昱;王健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F28F1/36;F28F9/013;F28F9/26;F24T10/4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杨立超 |
地址: | 163318 黑龙江省大***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井筒内低品位余热回收的串级式翅片重力热管装置,涉及利用热管技术开采地热及余热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提取废弃油井中的低品位余热。所述装置包括同轴设置并串接在一起的一组串级套筒和一组热管节,串级套筒和热管节相间分布或两个热管节之间设有多个串级套筒,且所述装置的上端部和底端部均为串级套筒;串级套筒用于吸收地层中的热量,并将热量依据热管传热原理向上传递给热管节,热管节同样依据热管传热原理将传递上来的热量继续向上传递给相间分布的串级套筒,通过这种一级一级向上的热量传递,最终将地层深处的热能提取到地面上来。本发明采用翅片热管来连接多级重力热管,大幅度的提高了整个串级式翅片重力热管的换热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串级 套筒 热管 重力热管 翅片 低品位余热回收 热管传热 相间分布 井筒 上传 地层 余热利用技术 低品位余热 热效率 翅片热管 废弃油井 热管技术 热量传递 热能提取 同轴设置 底端部 上端部 串接 地热 传递 吸收 | ||
【主权项】:
1.一种井筒内低品位余热回收的串级式翅片重力热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同轴设置并串接在一起的一组串级套筒和一组热管节,串级套筒和热管节相间分布或两个热管节之间设有多个串级套筒,且所述装置的上端部和底端部均为串级套筒;串级套筒用于吸收地层中的热量,并将热量依据热管传热原理向上传递给热管节,热管节同样依据热管传热原理将传递上来的热量继续向上传递给相间分布的串级套筒,通过这种一级一级向上的热量传递,最终将地层深处的热能提取到地面上来;每个热管节包括M个热管节套筒、M‑1个接箍一、M个翅片热管以及至少两个固定环,M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每个热管节套筒套装在一个翅片热管上组成一个传热单元;相邻传热单元之间通过接箍一串接在一起;处于热管节两端部的传热单元热管节套筒和翅片热管之间设有固定环;所述串级套筒与热管节套筒的结构相同,串级套筒与相邻热管节的热管节套筒通过接箍二串接在一起;接箍一中部小孔壁上设有内螺纹以用于将相邻两个翅片热管连通并串接在一起,接箍一两端的大孔壁上设有内螺纹以用于将相邻两个热管节套筒串接在一起;接箍一的侧壁上还设有抽真空阀接口和填充工质阀接口;接箍二上设有内螺纹以用于将串级套筒与相邻热管节的热管节套筒串接在一起;接箍一以及接箍二上的内螺纹均为偏梯内螺纹,与接箍一以及接箍二配合的串级套筒、热管节套筒上对应设有偏梯外螺纹;在串级套筒和热管节套筒上分别设有扶正器;翅片热管的封闭端设计有环型翅片,所述环形翅片的翅片螺距12mm,翅片高度20mm,翅片宽度2mm,翅片倾伏角75°,翅片在热管上的轴向长度8m;翅片热管的有效换热面积是光管有效换热面积的2.1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55428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高效平行热交换器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自驱动热管循环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