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面多孔结构的钇系高温超导带材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30515.0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64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戴少涛;莫思铭;蔡渊;袁文;张滕;马韬;胡磊;王邦柱;陈慧娟;熊旭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8/40 | 分类号: | C23C18/40;C23C28/02;C25D3/38;C25D5/48;C25D5/56 |
代理公司: | 11392 北京卫平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谢建玲;郝亮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多孔结构的钇系高温超导带材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采用发泡铜金属长带贴覆在钇系高温超导带材表面形成富含气泡成核中心的多孔表面,从根本上避免了超导带表面大气泡形成导致的传热效率降低、绝缘击穿强度下降的问题。(2)本发明采用发泡铜金属长带增加了钇系高温超导带材与液氮接触的表面积,加快了散热过程,可有效加快超导带材的失超恢复速度,缩短失超恢复时间。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超导带材 钇系 制备 多孔结构 铜金属 长带 发泡 失超 表面大气 表面形成 超导带材 成核中心 传热效率 多孔表面 绝缘击穿 散热过程 超导带 富含 贴覆 液氮 恢复 | ||
【主权项】:
1.一种表面多孔结构的钇系高温超导带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裁制聚氨酯发泡长带,将裁制好的聚氨酯发泡长带依次浸渍于草酸溶液、氯化锡溶液、氯化钯溶液,再依次用盐酸溶液和清水清洗,获得表面负载具有催化活性钯原子的聚氨酯发泡长带,随后,采用化学电镀的方法在负载具有催化活性钯原子的聚氨酯发泡长带上镀铜,还原剂采用甲醛,铜离子镀液采用硫酸铜;/n(2)将上述聚氨酯发泡长带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作为阴极、金属铜球作为阳极,接通直流电源电镀一段时间,在作为阴极的聚氨酯发泡长带上沉积铜层;/n(3)在氢气气氛下,800℃热处理加热去除聚氨酯发泡长带基体,获得孔隙率大于90%、孔径为2mm的发泡铜金属长带;/n(4)将所制备的发泡铜金属长带通过焊锡贴敷于钇系高温超导带材表面,最终获得表面多孔结构的钇系高温超导带材;/n步骤(1)中所述草酸溶液的浓度为1mol/L,在草酸溶液中的浸渍时间为5min,氯化锡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0%,在氯化锡水溶液中的浸渍时间为5min,氯化钯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70%,在氯化钯水溶液中的浸渍时间为10min,盐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清洗时间为3min。/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交通大学;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53051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化学处理;金属材料的扩散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金属材料腐蚀或积垢的一般抑制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8-00 通过液态化合物分解抑或覆层形成化合物溶液分解、且覆层中不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化学镀覆
C23C18-02 .热分解法
C23C18-14 .辐射分解法,例如光分解、粒子辐射
C23C18-16 .还原法或置换法,例如无电流镀
C23C18-54 .接触镀,即无电流化学镀
C23C18-18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8-00 通过液态化合物分解抑或覆层形成化合物溶液分解、且覆层中不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化学镀覆
C23C18-02 .热分解法
C23C18-14 .辐射分解法,例如光分解、粒子辐射
C23C18-16 .还原法或置换法,例如无电流镀
C23C18-54 .接触镀,即无电流化学镀
C23C18-18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