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橡胶/塑料的再生质产品集合及其制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26687.0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9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胡嘉庆;陈汇宏;沙良宝;陈汇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嘉庆;陈汇宏;沙良宝;陈汇宁 |
主分类号: | C10B53/07 | 分类号: | C10B53/07;C10G1/10;C08L91/00;C08J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废橡胶/塑料的再生质产品集合及其制法,所述集合,包括:废橡胶或/和废塑料经热裂解所获产品子集合A,或/和经非热裂解所获产品子集合B;所述B,包括掺配A,或/和用及A的转化能,再经组合法,获得再生质橡胶/塑料产品子集合B;或/和所述B中,还包含了一种核/壳状的再生质橡胶或/和塑料;所述A至少包括A1或/和A6或/和A7或/和A8或/和A9,所述A1为能作橡胶/塑料软化剂或和增粘剂的废橡胶/废塑料热裂解重油,所述A6为能作碾磨细碎橡胶/塑料的促碎助剂或/和补强/填充辅料的由裂解渣经细碎过200筛且经脱PAH处理的粉碎或再造粒物,所述A7为着水pH大于8的能替代或部分替代消石灰作燃烧尾气吸收剂的裂解渣燃烧灰烬。 | ||
搜索关键词: | 废橡胶 塑料 子集合 再生 橡胶 产品集合 热裂解 裂解 制法 废塑料热裂解 促碎助剂 燃烧尾气 塑料产品 细碎橡胶 废塑料 软化剂 吸收剂 消石灰 增粘剂 组合法 灰烬 细碎 替代 重油 补强 掺配 壳状 粒物 碾磨 填充 集合 燃烧 转化 | ||
【主权项】:
1.一种废橡胶/塑料的再生质产品集合及其制法,所述集合,其特征包括:废橡胶或/和废塑料经热裂解所获产品子集合A,或/和经非热裂解所获产品子集合B;所述B,包括掺配A,或/和用及A的转化能,再经公知组合法处理,所获再生质橡胶/塑料产品子集合B;或/和所述B中,还包含了一种核/壳状的再生质橡胶或/和塑料;所述的子集合A,其又至少包含A1或/和A6或/和A7或/和A8或/和A9,或再与A2、A3、A4、A5、A10的任一或以上种的组合:A1——能作橡胶/塑料软化剂或和增粘剂的废橡胶/废塑料热裂解重油,A2——能作橡胶/塑料增粘剂的废橡胶/废塑料热裂解重油,A3——能作燃料的脱杂轻油,A4——能作燃料的可燃气,A5——能被燃烧的热裂解渣,A6——能作碾磨细碎橡胶/塑料的促碎助剂或/和补强/填充辅料的由A5细碎过200筛且经脱PAH处理的粉碎物或再造粒物,A7——着水pH大于8的能替代或部分替代消石灰作燃烧尾气吸收剂的A5燃烧灰烬,A8——着水pH不大于8的能替代或部分替代橡/塑制品配方中所用及填充辅料的由A7吸收燃烧尾气所制获的固体/粉末,A9——石墨烯,A10——受热无烟的金属;所述的“A1”,其进一步的特征在于1‑1或/和1‑2,或和1‑3至1‑5的任一或以上种的组合:1‑1.其在1大气压下的从室温至140℃或至190℃范围低温馏出份限量特征属于I、II、III所述的任一或以上种的组合:I.从室温被热至180℃或至190℃馏程的重量百分溜出份≤5%,II.从室温被热至165℃或至175℃馏程的重量百分溜出份≤5%,III.从室温被热至140℃或至160℃馏程的重量百分溜出份≤5%;1‑2.取纯橡胶或/和塑料与所述A1的重量比=100∶15的配方混捏试样3~5g,在试样上下各垫一张涤纶膜,然后置其于硫化仪或门尼粘度仪上,在180℃或160℃或140℃下被加热10分钟,取出试样,在室温下停放不少于5分钟,然后将试样上下的涤纶膜揭下再相叠,并移至日光灯下观察,其涤纶膜被染黄色特征属于IV、V、VI所述的任一或以上种的组合:IV.试样经180℃×10分钟处理,涤纶膜被染黄色不深于国际标准颜色(PANTONE潘通)卡的101C或601C,V.试样经160℃×10分钟处理,涤纶膜被染黄色不深于国际标准颜色(PANTONE潘通)卡的101C或601 C,VI.试样经140℃×10分钟处理,涤纶膜被染黄色不深于国际标准颜色(PANTONE潘通)卡的101C或601C;1‑3.所述A1,其液态时呈无黑色沉淀的带棕色透明状;1‑4.所述A1中的多环芳烃含量≤200mg/L;1‑5.脱除所述A1中所含有胶质或/和蜡质;所述的A6,其特征在于1‑6、1‑7或和1‑8:1‑6.其特征在于通过测定18PAH总含量属于a、b、c、d、e的任一或以上种的组合:a.≤200mg/kg,b.≤100mg/kg,c.≤50mg/kg,d.≤5mg/kg,e.≤0.5mg/kg,所述的18PAH,具体是指:萘、苊烯、苊、芴、菲、蒽、荧蒽、芘、苯并[a]蒽、
、苯并[b]荧蒽、苯并[k]蒽、苯并[j]荧蒽、苯并[a]芘、苯并[e]芘、茚并[1,2,3‑cd]芘、二苯并[a,h]蒽、苯并[g,h,i]苝;1‑7.其灰分含量>5.0%(wt%);1‑8.其在950℃下的挥发性组分含量>0.5%(wt%);所述的A9——石墨烯,其特征在于1‑9所述:1‑9.以前述的A1、A2、A3、A4的任一或以上种的组合,或是为未经蒸馏或精馏分离的废橡胶或/和废塑料的热裂解溜出物为原料所制获的石墨烯;所述的子集合B,其又至少包含B1至B11的任一或以上种的组合:B1——粒状再生质橡胶、B2——粉状再生质橡胶、B3——条状再生质橡胶、B4——块状再生质橡胶,B5——粒状再生质塑料、B6——粉状再生质塑料、B7——片屑状再生质塑料,B8——粒状再生质橡/塑复合料、B9——粉状再生橡/塑复合料、B10——片屑再生质橡/塑复合料;B11——核/壳状再生质橡胶或/和塑料,所述的“核”为过100目至不过200目筛范围的任一目数的粒径分级或混合的粉状再生质橡胶或/和过100目至不过200目筛范围的任一目数的粒径分级或混合的粉状再生质塑料,或和在制备过程中所夹带进的作为促碎助剂的废橡胶/废塑料的热裂解渣的粉碎物或亚硫酸钙粉末物,所述的“壳”为石墨烯或/和炭纳米管;涉及子集合B进一步的特征在于涉及了1‑10至1‑12的任一或以上种的组合:1‑10.在B1至B10的任一或以上种的组合产品中掺用了A1,且取产品3~5g作试样,在试样上下各垫一张涤纶膜,然后置其于硫化仪或门尼粘度仪上,在180℃或160℃或140℃下被加热10分钟,取出试样,在室温下停放不少于5分钟,然后将试样上下的涤纶膜揭下再相叠,并移至日光灯下观察,其涤纶膜被染黄色特征属于VII、VIII、IX所述的任一或以上种的组合:VII.试样经180℃×10分钟处理,涤纶膜被染黄色不深于国际标准颜色(PANTONE潘通)卡的101C或601C,VIII.试样经160℃×10分钟处理,涤纶膜被染黄色不深于国际标准颜色(PANTONE潘通)卡的101C或601C,IX.试样经140℃×10分钟处理,涤纶膜被染黄色不深于国际标准颜色(PANTONE潘通)卡的101C或601C;1‑11.在B1至B11的任一或以上种组合的生产中接用了燃烧A3或/和A4或/和A5所转化出的电或/和热或/和汽;1‑12.在B1至B11的任一或以上种的组合中掺用了A6或/和A7或/和A8或/和A9。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嘉庆;陈汇宏;沙良宝;陈汇宁,未经胡嘉庆;陈汇宏;沙良宝;陈汇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52668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晶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液晶手写装置
- 下一篇:一种焦油的提质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