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蚯蚓、植物与益生菌协同处理一般废弃物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47394.6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6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孙继鹏;孙玉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还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11/00 | 分类号: | C05F11/00;C05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西青区学府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蚯蚓、植物与益生菌协同处理一般废弃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取废弃物处理混合物,将废弃物进行破碎,然后将混合物均匀置于废弃物内,再将混合搅拌完成的废弃物进行堆积,然后在将益生菌均匀喷洒在堆积区的外表面,将处理后的废弃物再次置于发酵池内,向发酵池内均匀添加蚯蚓,并在15‑30摄氏度的条件下静置15‑18天,在此过程中,每隔3天需对发酵池内的废弃物进行混合搅拌,然后分泌出特殊酶,所得到的特殊酶对废弃物再次进行分解,从而生成具有营养的混合物料。本发明能够消除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还能够使废弃物成为具有养分多元化、肥效稳、无公害的复合生态有机肥。 | ||
搜索关键词: | 废弃物 发酵池 益生菌 蚯蚓 协同处理 混合物 废弃物处理 复合生态 混合物料 均匀喷洒 肥效 堆积区 多元化 营养的 有机肥 制取 分泌 堆积 破碎 无公害 分解 污染 | ||
【主权项】:
1.一种利用蚯蚓、植物与益生菌协同处理一般废弃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原料,并制取废弃物处理混合物,且制取废弃物处理混合物的具体步骤如下:A、选取蚯蚓、植物以及益生菌,且植物具体为农作物秸秆,并将农作物秸秆进行破碎,且破碎粒度小于20cm,再次向发酵池内均匀添加益生菌;B、在A完成后,将发酵池进行密封,并在35‑45摄氏度的条件下静置3‑6天,然后对发酵池内部的农作物秸秆进行混合搅拌,且混合搅拌时间为6‑9h,并将所得混合物进行收集;S2:选取废弃物,需将废弃物进行破碎,且破碎粒度小于5cm,然后将S1中得到的混合物均匀置于废弃物内,且混合物以及废弃物的重量比为1:75,然后将其进行混合搅拌12‑15min;S3:再将混合搅拌完成的废弃物进行堆积,然后在将益生菌均匀喷洒在堆积区的外表面,并将其外表面需利用黑色塑料膜进行遮挡,在30‑45摄氏度的条件下堆积10‑13天,从而使混合物于废弃物进行反应,利用益生菌侵蚀废弃物,从而能够去除废弃物内的一部分污染物;S4:完成堆积后,将S3中处理后的废弃物再次置于发酵池内,向发酵池内均匀添加蚯蚓,且蚯蚓的数量30‑45只/m2,并在15‑30摄氏度的条件下静置15‑18天,在此过程中,每隔3天需对发酵池内的废弃物进行混合搅拌,从而能够使蚯蚓充分吸收废弃物,然后分泌出能分解蛋白质、脂肪以及木质纤维的特殊酶,所得到的特殊酶对废弃物再次进行分解,能够消除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从而生成具有营养的混合物料;S5:在S4处理完成后,将复合微生物菌剂加入至混合物料内,并在30‑40摄氏度的条件下反应2‑5天,还需实时对其进行混合搅拌,完成后,即能够使废弃物成为具有养分多元化、肥效稳、无公害的复合生态有机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还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还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34739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