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间可折叠拼接光学支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03651.6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63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严博;马洪业;赵晨雪;郑文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7/183 | 分类号: | G02B7/183;G02B7/18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洪新;王之怀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航天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一种空间可折叠拼接光学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支撑第一正六边形镜面的第一框架部分、对第二正六边形镜面和第三正六边形镜面进行移动操作的中部盒形部分以及支撑第四正六边形镜面的第二框架部分;所述第一框架部分包括通过第一纵杆固定在两个第一横杆上的第一正六边形镜面、每个第一横杆的两端对称铰接着用于对框架进行展开的两个第一旋转固定机构以及对展开后的框架进行固定的第一伸缩电机;所述中部盒形部分包括支撑底板、定位在支撑底板上的第二正六边形镜面运动装置与第三正六边形运动装置。该装置在发射时打包收缩,当到达太空后四个子镜面拼接成一个大镜面,提高空间利用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间 可折叠 拼接 光学 支撑 机构 | ||
【主权项】:
1.一种空间可折叠拼接光学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支撑第一正六边形镜面的第一框架部分(1)、对第二正六边形镜面和第三正六边形镜面进行移动操作的中部盒形部分(2)以及支撑第四正六边形镜面的第二框架部分(3);所述第一框架部分包括通过第一纵杆(1‑3)固定在两个第一横杆(1‑2)上的第一正六边形镜面(1‑5)、每个第一横杆的两端对称铰接着用于对框架进行展开的两个第一旋转固定机构(1‑1)以及对展开后的框架进行固定的第一伸缩电机(1‑4);每个第一旋转固定机构包括通过第二销轴(1‑1‑7)铰接的第一连接块(1‑1‑9)与第二连接块(1‑1‑6)、第一连接块与第一杆(1‑1‑10)的一端固结、第二连接块的顶端带有弯钩且与第二杆(1‑1‑11)的一端固结、固定在中部盒形部分的支撑底板(2‑6)上且电机轴与第二杆的另一端固结以实现驱动的第二旋转电机(2‑5)以及制作在第一旋转固定机构中的卡扣;所述中部盒形部分包括支撑底板(2‑6)、定位在支撑底板上的第二正六边形镜面运动装置(2‑1)与第三正六边形运动装置(2‑2);所述第二正六边形镜面运动装置包括通过由导轨块(2‑1‑4)与长杆导轨(2‑1‑3)组成的导轨副可水平移动地定位在支撑底板上的第二正六边形镜面(2‑1‑1);所述第二正六边形镜面固定在两根支撑杆(2‑1‑2)上,每个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一导轨块上,与导轨块配合的两个长杆导轨又分别固定在支撑底板的两侧边沿,另由第一驱动电机(2‑1‑5)驱动导轨块沿着长杆导轨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第三正六边形运动装置包括两个固定在支撑底板上且相互平行布置的导槽杆(2‑2‑4)、一端插入导槽杆上的滑槽且可滑动地定位在该滑槽中的圆柱杆(2‑2‑3)、通过固定矩形块(2‑2‑2)与圆柱杆另一端连接的第三正六边形镜面(2‑2‑1)以及驱动圆柱杆沿着滑槽滑动的第二驱动电机(2‑2‑5),驱动力由第三驱动电机(3‑8)的电机轴上的齿轮与导槽杆上的第一齿条(2‑2‑6)啮合产生;所述第二框架部分包括通过第二纵杆(3‑3)定位在两个第二横杆(3‑1)上的第四正六边形镜面(3‑7)、每个第二横杆(3‑2)两端对称铰接着用于对框架进行展开的两个第二旋转固定机构以及对展开后的框架进行固定的第二伸缩电机(3‑4);所述第二纵杆上固定有上滑轨(3‑5),与上滑轨滑动配合的下滑轨(3‑6)又与所述第四正六边形镜面固结,另由固定在上滑轨上的第三驱动电机驱使下滑轨沿着上滑轨滑动,驱动力由第三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的齿轮与固定在下滑轨上的第二齿条(3‑9)啮合产生;所述第二旋转固定机构结构与第一旋转固定机构相同,且与第一旋转固定机构对称于支撑底板布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30365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