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观测数据的彗星尘埃动力学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82687.3 | 申请日: | 201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64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慧;毛李恒;岳宇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5 | 分类号: | G06F30/25;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观测数据的彗星尘埃动力学建模方法,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建立彗星尘埃逃离速度计算模型;步骤二:建立彗星尘埃受力模型;步骤三:建立彗星尘埃动力学方程;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对距离彗核几公里到几千公里范围内的尘埃粒子进行动力学建模,达到了可靠、全面、精确地对彗星尘埃开展动力学建模的目的,解决了传统模型适用范围小、精确度低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观测 数据 彗星 尘埃 动力学 建模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观测数据的彗星尘埃动力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建立彗星尘埃逃离速度计算模型所述彗星尘埃逃离速度计算模型是由彗星尘埃物理子模型、理论分析子模型和数据拟合子模型三部分组成,三者按顺序进行;其建立的过程按顺序详述如下:彗星尘埃物理子模型建立过程:首先假设彗星尘埃的形状及尺寸,利用数学公式确定彗星尘埃的最大截面积及体积;然后结合地面望远镜观测得到彗星尘埃密度数据,利用物理中质量与密度、体积之间的关系,计算彗星尘埃质量;理论分析子模型建立过程:根据现有理论研究给出彗星尘埃逃离速度与彗星尘埃尺寸、密度、日心距之间的函数关系,函数关系中存在未知的比例系数,该比例系数需通过数据拟合子模型确定;数据拟合子模型建立过程:首先利用地面望远镜对目标彗星进行多次观测,确定彗星在不同日心距下的尘埃逃离速度,然后以彗星日心距为变量,尘埃逃离速度为目标,利用理论分析子模型中建立的函数进行拟合,确定函数中的比例系数;步骤二:建立彗星尘埃受力模型所述彗星尘埃受力模型由引力子模型、太阳辐射子模型两部分组成,二者属于并列关系;该引力子模型用于计算彗星尘埃受到彗核以及太阳的引力;引力子模型建立过程为:首先确定彗星质心和尘埃粒子在日心黄道惯性坐标系下的位置,然后利用万有引力公式计算尘埃粒子受到的太阳引力和彗核引力;该太阳辐射子模型用于计算太阳光压和Poynting‑Robertson效应对彗星尘埃产生的作用力;所述太阳光压是指太阳光照射到物体上对物体产生的压力;所述Poynting‑Robertson效应是指太阳辐射令太阳系中的尘埃微粒缓慢地往太阳系中心螺旋前进的效应;太阳辐射子模型建立过程为:首先确定彗星尘埃粒子在日心黄道惯性坐标系下的位置以及当前运动速度,然后根据现有理论给出的太阳光压和Poynting‑Robertson效应表达式,计算太阳辐射对彗星尘埃粒子产生的作用力的大小及方向;步骤三:建立彗星尘埃动力学方程所述建立彗星尘埃动力学方程就是综合考虑步骤二中确定的彗核引力、太阳引力、太阳光压和Poynting‑Robertson效应,构建统一的动力学方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18268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