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铁预制桥梁用多角度喷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67682.3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23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昌禄;赵志峰;韩六平;胡章贵;李海燕;方娟;李利峰;孙国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8B11/24 | 分类号: | B28B11/24;E01D2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明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2 | 代理人: | 张献伟 |
地址: | 5517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铁预制桥梁用多角度喷淋方法,所用设备包括垫台、外部喷淋系统和内部喷淋系统,外部喷淋系统和内部喷淋系统均设置有喷淋装置,本方法通过各组伸缩杆与对应的喷淋装置铰接组合,使喷淋装置适应不同的角度从而各面紧贴桥梁,多角度的喷射,避免死角,保证硬化效果,喷淋效果好,节省水资源,养护液喷洒时,保护膜均匀覆盖,有效防止混凝土中水份蒸发,喷水车和轨道组合的设计,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桥梁 角度 喷淋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高铁预制桥梁用多角度喷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铁预制桥梁用多角度喷淋方法所使用的设备包括垫台、外部喷淋系统和内部喷淋系统,所述外部喷淋系统和内部喷淋系统均设置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第一喷淋装置、第二喷淋装置、第三喷淋装置、第四喷淋装置、第五喷淋装置、第六喷淋装置和第七喷淋装置;所述垫台中央前后两端均为凸起结构,所述垫台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轨道,所述外部喷淋系统包括设在垫台两侧的第一喷水车,所述第一喷水车设置在第一轨道中,所述两个第一水箱相背一侧设有U型的固定架,固定架一端与第一水箱连接,另一端延伸至第一水箱顶部且向下设置有第三伸缩杆,所述第三伸缩杆下部设有第一喷淋装置,所述两个第一水箱顶部均通过第二伸缩杆铰接有第二喷淋装置,所述两个第一水箱相对一侧设置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向上倾斜且铰接有第三喷淋装置,所述第一喷水车上远离第一水箱一端设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上设有第四喷淋装置,所述第一喷淋装置与第二喷淋装置之间通过第一伸缩弯曲塑料管连接,所述第一伸缩弯曲塑料管为U型,两端分别和U型中部均设有伸缩波纹,第一伸缩弯曲塑料管转角位置设有弯曲波纹,所述所述第二喷淋装置与第三喷淋装置、第三喷淋装置与第四喷淋装置之间通过第二伸缩弯曲塑料管连接,所述第二伸缩弯曲塑料管连接两端设有伸缩波纹,中部设有弯曲波纹;所述内部喷淋系统包括第二轨道和设置在第二轨道上的第二喷水车,所述第二轨道上设有透水孔,所述第二喷水车上有第二水箱,所述第二水箱底部设有第七喷淋装置,所述第二水箱顶部中央通过第四伸缩杆连接有第五喷淋装置,所述第二水箱顶部两侧设置有固定块,两个固定块相背一侧均通过第五伸缩杆铰接有第六喷淋装置,所述两个第六喷淋装置两端分别通过第二伸缩弯曲塑料管与第五喷淋装置和第七喷淋装置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水箱内部设有第二抽水泵,所述第二抽水泵通过第二出水口连接有第一万向接头,所述第一万向接头连接有若干第一硬水管,所述第二水箱结构与第一水箱结构相同,所述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第三伸缩杆、第四伸缩杆、第五伸缩杆、固定块和固定架均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第三伸缩杆远离第一水箱一端和第四伸缩杆、第五伸缩杆远离第二水箱一端均设有通管孔,所述第一硬水管通过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固定架、第三伸缩杆、第四伸缩杆、固定块和第五伸缩杆与其对应的喷淋装置连接,所述喷淋装置内部设置有第二万向接头,所述第二万向接头通过若干第二硬水管与喷淋装置侧壁的涡流雾化喷头连接,所述第二万向接头通过第三硬水管连接入个喷淋装置对应的第一伸缩弯曲塑料管或第二伸缩弯曲塑料管中,所述第一伸缩弯曲塑料管或第二伸缩弯曲塑料管中侧壁设有若干喷水口;所述高铁预制桥梁用多角度喷淋方法包括:(1)、将预制桥梁放在垫台中央前后两端凸起结构上垫起;(2)、外部喷淋系统的第四喷淋装置伸入桥梁底部,第四喷淋装置通过第一水管连接内部的第一硬水管额外供水,第三伸缩杆推动第一喷淋装置压紧桥梁顶部,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分别通过第二喷淋装置、第三喷淋装置压紧桥梁侧面,外部喷淋系统的第四伸缩杆、第五伸缩杆分别将第五喷淋装置压紧桥梁内侧顶部,将第六喷淋装置压紧桥梁内部侧面,第七喷淋装置对桥梁内测底部进行喷淋,第一伸缩弯曲塑料管或第二伸缩弯曲塑料管对桥梁个角落进行喷淋,启动第一喷水车和第二喷水车对桥梁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喷射,避免死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未经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16768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