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径条件下雷达目标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82853.2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5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勇;肖顺平;李超;王雪松;张文明;李永祯;施龙飞;冯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41 | 分类号: | G01S7/41;G01S13/88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多径条件下雷达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选取天线个数和架设高度;第二步,计算检验统计量;第三步,计算检测门限;第四步,判断目标是否存在;本发明利用了多个不同高度的天线来接收信号,通过多个天线接收信号功率的最大值来判断目标是否存在。无需目标距离与高度先验信息。将多个不同高度的接收天线接收信号功率的最大值作为检验统计量,能够克服多径散射对雷达接收目标信号的衰减效应,同时利用了多径散射对雷达接收目标信号的增强作用,从而可以保证雷达对各种高度、各种距离的低空目标均具有较高的检测概率。本发明实现步骤少、计算量小,对现有雷达系统软、硬件改动较少,易于实现、工程适用性强。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条件下 雷达 目标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多径条件下雷达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选取天线个数和架设高度;在垂直方向上架设多个天线,最下面的一个天线进行发射,发射天线距离地表面高度为100m,发射天线兼具发射与接收功能,其他天线进行接收,接收天线设置在发射天线的上面,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在同一垂直面;第二个接收天线高度为103m,第三个接收天线高度为106m,以此类推,之后每个接收天线高度增加3m;第二步,计算检验统计量;雷达第i个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表示为:
其中,si、ci、ni分别为第i个接收天线接收到的目标回波、杂波以及接收机热噪声,H0表示无目标存在,H1表示目标存在;雷达多个接收天线接收信号经平方律检波后的输出信号表示为zi=|xi|2,i=1,2,…,N (2)检验统计量取为L=max(z1,z2,…,zN) (3)其中,max表示取最大值;第三步,计算检测门限;假定雷达第i个接收天线接收到的杂波幅度和接收机热噪声均服从瑞利分布,杂波与热噪声相互独立,且各天线接收信号之间相互独立,得到雷达虚警概率为
其中,η为检测门限,N为天线数,ξi为H0下第i个天线接收信号平均功率,ξi=Pci+Pn,Pci为第i个天线接收的杂波功率,Pn为i个天线对应的接收通道热噪声功率,Pn=kTBFn,k=1.38×10‑23为玻尔兹曼常数,T=290°,B为接收机带宽,Fn为噪声系数;假定多个天线对应的接收通道热噪声功率相等;给定雷达虚警概率,在获得H0下雷达接收信号平均功率后,检测门限根据式(4)通过插值得到;第四步,判断目标是否存在;将检验统计量与检测门限进行比较,当L>η时,判断目标存在;当L<η时,判断目标不存在,即
假定目标雷达截面积服从Swerling I模型,多个天线观测目标信号之间相互独立,得到雷达检测概率为
其中,βi为H1下第i个天线接收信号平均功率,βi=Psi+Pci+Pn,Psi为多径条件下雷达第i个天线接收目标回波功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8285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