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由纳米二氧化钛制备微米级二氧化钛颗粒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53487.8 | 申请日: | 201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31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盈;郑诗礼;朱小芳;房志刚;李庆;张洋;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G23/047 | 分类号: | C01G23/047;C01G23/053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一种由纳米二氧化钛制备微米级二氧化钛颗粒的方法,具体地说是运用金属铝粉、镁粉、钙颗粒等金属还原剂热化学还原纳米二氧化钛,实现纳米二氧化钛的化学改性,使纳米二氧化钛中难溶的四价钛还原成易被稀酸溶解的低价钛,低价钛溶解至酸性溶液中后水解,通过控制钛离子在酸性溶液中的水解行为而制得微米级二氧化钛。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成功稳定制得颗粒粗达20‑60微米的、流动性极好的微米级二氧化钛。 | ||
搜索关键词: | 微米级 纳米二氧化钛 纳米二氧化钛制备 二氧化钛颗粒 二氧化钛 酸性溶液 低价钛 水解 还原 溶解 热化学 金属还原剂 化学改性 金属铝粉 钙颗粒 四价钛 钛离子 镁粉 难溶 稀酸 易被 成功 | ||
【主权项】:
1.一种由纳米二氧化钛制备微米级二氧化钛颗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操作过程包括:(a)将纳米二氧化钛和还原剂金属粉按照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均匀,且纳米二氧化钛与还原剂金属粉二者混合的质量比为1:0.05~1:5;(b)步骤(a)结束后,将混合物质置于金属或陶瓷坩埚中,松装或压块装料,然后将盛有反应物原料的坩埚置于气氛炉的高温区中;(c)步骤(b)结束后,用惰性气体对炉体进行气体交换,保证炉体升温前空气已被惰性气体充分置换,而后切换气流至特定的反应气体,并启动升温程序,使混合料在一定温度和特定气氛中保温反应一定时间,反应温度为250℃~1400℃,保温时间为0.1h~24h;(d)步骤(c)结束后,待炉体降温至60℃以下时,若反应气体同为惰性气体,则直接关闭气流,取出物料;若反应气体为易燃易爆气体,则先将气流切换至惰性气体,待炉体内反应气体被惰性气体充分置换后,关闭气流,取出物料;(e)步骤(d)结束后,将物料用稀酸液在一定体积质量比及一定温度下酸浸一定时间,浸出结束后液固分离,固相残渣舍弃,液相为含Ti3+的酸性溶液;(f)步骤(e)结束后,测定获得的含Ti3+的酸性溶液中的钛离子浓度及游离酸浓度,然后基于测定的浓度调整钛离子浓度及游离酸浓度至设定范围;(g)步骤(f)结束后,用氧化剂将浓度调整后的酸性溶液中的三价钛氧化成四价钛,氧化温度即为料液自身的温度,不需升高或降低,氧化时间及氧化剂的用量根据料液的颜色变化决定,待料液颜色从紫色变成无色即为氧化终点;(h)步骤(g)结束后,将无色料液倒入结晶器中,在一定温度下搅拌一段时间,然后液固分离,固相为微米级钛酸颗粒,液相为酸性水解后液;(i)步骤(h)结束后,将酸性水解后液返回至步骤(e),用于浸出下一批的反应物料;水解获得的钛酸颗粒经稀酸洗涤及水洗后,烘干游离水,煅烧脱除结晶水,获得微米级二氧化钛颗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5348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