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电效率高的平交道口用安全防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75264.7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74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廖礼洲;霍润泽;黄培雨;谯航;温佳鑫;王哲;陈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G7/08 | 分类号: | F03G7/08;B61L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39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动调整发电量、发电效率高的平交道口用安全防护系统。所述防护系统包括铺设在铁轨的两侧的主传送平台,铁轨的下表面与振动发电式轨枕连接,轨枕包括凹形固定框架,固定框架的槽底上表面与发电套筒的下端连接,发电套筒的两条螺旋弹簧中相邻的弹簧丝之间设置摩擦组件,发电线圈在发电套筒的外侧依次穿过多个导线导环形成螺旋状发电线圈结构;螺旋弹簧高度改变的同时,发电线圈可以与导线导环一起运动,螺旋弹簧的压缩量越大,发电线圈也的压缩量也越大,可以看做是增加了发电线圈的缠绕圈数,因此螺旋弹簧的压缩量越大,则发电线圈产生的电流越大,吸收的能量越多,有效适应不同载荷的火车。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电线圈 螺旋弹簧 压缩量 套筒 安全防护系统 轨枕 发电效率 固定框架 平交道口 发电 导环 铁轨 本实用新型 缠绕圈数 防护系统 摩擦组件 振动发电 弹簧丝 螺旋状 上表面 下表面 主传送 凹形 下端 发电量 铺设 穿过 火车 吸收 | ||
【主权项】:
1.一种发电效率高的平交道口用安全防护系统,所述的安全防护系统包括铺设在平交道口处、与铁轨(1)相交设置的多条汽车车道(3);其特征在于:每条汽车车道(3)中、铁轨(1)的两侧各设置一个主传送平台(2),主传送平台(2)包括埋设在地下的主支架(21),主支架(21)上设置多个可相对于主支架(21)旋转的主传送带轮(22),多个主传送带轮(22)的外侧面与主传送带(23)啮合,主传送带(23)沿汽车车道(3)的纵向方向设置,主传送带(23)的上表面与汽车车道(3)的路面平齐;所述主传送带轮(22)的主转轴(24)的一端外侧面通过一个第一离合器(25)与发电机(26)连接,主转轴(24)的另一端的外侧面通过一个多摩擦片式第三离合器与主电动机(27)连接,发电机(26)、主电动机(27)分别与蓄电池(28)连接;所述铁轨(1)的下表面与振动发电式轨枕(5)连接,轨枕(5)包括埋设在地下的凹形固定框架(51),固定框架(51)的槽底上表面分别与缓冲弹簧(52)、减振器(53)、发电套筒(54)各自的下端连接,发电套筒(54)的外侧缠绕发电线圈(55),所述缓冲弹簧(52)、减振器(53)各自的上端与水平设置的振动板(56)的下表面连接,振动板(56)的上表面与铁轨(1)的下底面连接;所述振动板(56)的下表面还与第一永磁体(57)的上端连接,第一永磁体(57)的下端套入发电套筒(54)内;所述发电套筒(54)的下端内部设置第二永磁体(58),第一永磁体(57)与第二永磁体(58)相对表面的极性相反;所述发电线圈(55)与蓄电池(28)连接;所述发电套筒(54)包括两条螺旋弹簧(54‑1)同轴设置形成的多头螺纹式结构,两条螺旋弹簧(54‑1)中相邻的弹簧丝之间设置摩擦组件(54‑2),摩擦组件(54‑2)包括可相互滑动的摩擦套筒(54‑3)、摩擦导杆(54‑4),摩擦套筒(54‑3)的一端设置在一条螺旋弹簧(54‑1)的弹簧丝上,摩擦套筒(54‑3)的内腔中插入摩擦导杆(54‑4)的一端,摩擦导杆(54‑4)的另一端与另一条螺旋弹簧(54‑1)的弹簧丝连接,所述摩擦套筒(54‑3)的侧壁上设置导线导环,发电线圈(55)在发电套筒(54)的外侧依次穿过多个导线导环形成螺旋状发电线圈结构;发电线圈(55)的两个端头分别缠绕在发电套筒(54)外侧附近相应位置设置的滚筒(59)上多圈,再分别与蓄电池(28)连接;所述主传送带轮(22)的内部中心位置设置第一压力传感器(61);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61)、第一离合器(25)、发电机(26)、主电动机(27)分别与控制器(63)通信连接,控制器(63)还分别与火车上安装的GPS定位仪(64)、火车车速传感器(65)、平交道口附近安装的汽车车速传感器(66)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63)还分别与设置在平交道口附近的无线信号发送装置、声光报警器通信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大学,未经西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187526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向日跟踪高效碟式太阳能光热发电装置
- 下一篇:用于行走轮上的自供电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