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随锅的轮廓改变形状的电磁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68792.4 | 申请日: | 2017-05-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81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田妍基;田瑜基;罗义发;马腾飞;吴先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24C7/00 | 分类号: | F24C7/00;F24C7/08;F24C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5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随锅的轮廓改变形状的电磁炉,包括基体、外圈、多个中间圈、内圈、弹簧、支脚、螺钉;基体中央开设有圆形孔洞,环绕孔洞在基体顶面,开设有环槽;外圈为环形,安装在基体环槽内的靠外侧;多种中间圈结构相似,均为环形,中心孔洞顶面开设有环槽,外边缘底面开设有环槽;内圈顶面平整,仅底面外边缘开设有环槽;上述零件的环槽内均设有弹簧固定柱,上下弹簧固定柱一一对应同轴心,外侧套有弹簧,中间圈和内圈环环相扣在一起。支脚通过螺钉固定在基体底面。在放置上圆底锅后,中间圈和内圈向下凹陷,紧贴在锅底上。外圈、中间圈、内圈内的励磁线圈在通电后产生磁场,铁锅内产生涡流发出热量,实现圆底锅也能在电磁炉上使用的目的。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廓 改变 形状 电磁炉 | ||
【主权项】:
一种随锅的轮廓改变形状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1)、外圈(2)、中间圈一(3)、中间圈二(4)、中间圈三(5)、中间圈四(6)、内圈(7)、弹簧(8)、支脚(9)、螺钉(10);所述基体(1)为长方体,中央区域开设有圆形孔洞,环绕圆形孔洞,在基体(1)的顶面,开设有环形的基体环槽(101),基体环槽(101)顶面靠近孔洞侧,均匀分布有圆柱形的基体弹簧固定柱(102);所述基体(1)的底面四角处,均开设有支脚孔(103),支脚孔(103)内均开设有螺钉孔(104),所述支脚(9)通过螺钉(10)安装在基体(1)的底部;所述外圈(2)为圆环形,安装在基体环槽(101)中,外圈(2)的厚度与基体环槽(101)的深度相等,外圈(2)的外径等于基体环槽(101)的槽外径;所述外圈(2)的内部,沿着圆环形安装有外圈励磁线圈(201);所述中间圈一(3)、中间圈二(4)、中间圈三(5)、中间圈四(6)的结构特点相同,均为环形,直径依次递减,由外向内依次是中间圈一(3)、中间圈二(4)、中间圈三(5)、中间圈四(6);所述中间圈一(3)的顶面,靠近中央孔洞侧,开设有环形的顶部环槽(301),顶部环槽(301)顶面靠近孔洞侧,均匀分布有圆柱形的顶部弹簧固定柱(302);所述中间圈一(3)的底面,靠近外边缘侧,开设有环形的底部环槽(303),底部环槽(303)底面靠近外边缘侧,均匀分布有圆柱形的底部弹簧固定柱(304);所述中间圈一(3)的顶部环槽(301)和底部环槽(303)之间的结构内部,安装有中间圈励磁线圈(305);所述中间圈一(3)自上而下安装在基体环槽(101)中,所述中间圈二(4)也是自上而下安装在中间圈一(3)的顶部环槽(301)中,其余中间圈三(5)、中间圈四(6)、内圈(7)均以同样形式与外侧的零件相连接;所述内圈(7)为环形,与中间圈一(3)、中间圈二(4)、中间圈三(5)、中间圈四(6)的结构相同点是内圈(7)的底面,靠近外边缘侧,开设有环形的内圈环槽(701),内圈环槽(701)底面靠近外边缘侧,均匀分布有圆柱形的内圈弹簧固定柱(702);内圈(7)与中间圈一(3)、中间圈二(4)、中间圈三(5)、中间圈四(6)的结构不同点是内圈(7)的顶面无环槽及弹簧固定柱;所述内圈(7)的内部,内圈环槽(701)内侧部分结构的内部安装有内圈励磁线圈(703);所述弹簧(8)有多个,套在外圈(2)、中间圈一(3)、中间圈二(4)、中间圈三(5)、中间圈四(6)、内圈(7)的弹簧固定柱上;弹簧(8)的顶端和底端均焊接在各自所在的环槽面上;所述支脚(9)的中央处上下方向开设有螺钉沉孔,通过螺钉(10)安装在基体的螺钉孔(104)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宁德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046879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