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蒸汽锅炉水循环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0129011.9 申请日: 2017-02-14
公开(公告)号: CN207146356U 公开(公告)日: 2018-03-27
发明(设计)人: 张湘波;杨红斌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优硕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F22B37/34 分类号: F22B37/3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1067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蒸汽锅炉水循环系统,其蒸汽锅炉的烟气出口依次连接节能器和冷凝器,冷凝器的进口管道连接循环泵和软水箱;节能器的进口管道连接给水泵和热水箱;所述冷凝器的出口管道接入热水箱。将软化水和冷凝器加热的水分离,通过对循环泵的变频控制,根据锅炉的负荷来调节循环泵的进水量,散热损失少,使锅炉烟气与水的换热效果达到最佳,进入循环泵的锅炉水都是常温软化水,最大程度降低锅炉的排烟温度,提高锅炉系统效率。
搜索关键词: 蒸汽锅炉 水循环 系统
【主权项】:
一种蒸汽锅炉水循环系统,包括蒸汽锅炉,蒸汽锅炉的烟气出口依次连接节能器和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的进口管道连接循环泵和软水箱,所述节能器的进口管道连接给水泵和热水箱,所述冷凝器的出口管道接入热水箱;所述软水箱的出口管道通过循环泵与冷凝器和热水箱组成软水加热回路,所述热水箱的出口管道通过给水泵和节能器与蒸汽锅炉组成锅炉给水回路;所述软水箱内的软水通过循环泵送入冷凝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优硕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优硕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012901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电极锅炉循环系统-201821309510.7
  • 王钟毅;梁延良;戴叶青;徐孝明 - 浙江上能锅炉有限公司
  • 2018-08-15 - 2019-04-16 - F22B37/3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极锅炉循环系统,包括电极锅炉、电导率仪探头、加药装置、循环泵、膨胀补水系统、板式换热器;电极锅炉、循环泵、板式换热器、电导率仪探头依次首尾相连构成一个循环,其中加药装置布置在电极锅炉与板式换热器之间,该加药装置包括多层加药罐、与加药罐数量一一对应的柱塞泵,每一级加药罐与一个柱塞泵连通;所述多层加药罐为具有不同离子浓度的加药罐;膨胀补水系统包括膨胀罐和定压泵,其中膨胀罐连通在加药装置与板式换热器之间,定压泵则连通有一个纯水箱。本实用新型可解决如何避免电解质浓度降低时可及时补充的技术问题。
  • 一种蒸汽折流器-201820630551.X
  • 王玺;巩万福;周旺明;刘文娟;宋修盛;李兴龙;赵鹏;王秀武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2018-04-28 - 2019-01-04 - F22B37/34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汽折流器,包括外筒体、十字拉筋和多个挡板,所述的多个挡板倾斜设置在外筒体内,多个挡板在外筒体内呈轴对称分布,挡板与外筒体顶部平齐,十字拉筋设置在外筒体下端。所述的挡板以两种角度等距排列,挡板与轴线夹角介于45度至60度之间。本实用新型采用多个挡板在单个外筒体内以两种角度等距排列成的扰流器,再用细圆钢在底部焊接十字拉筋支撑整体结构,套在蒸汽出口的上端部,起到扰乱蒸汽上升,从而提高换热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方便操作,安全可靠,采用简单套挂结构,清理锈蚀时可直接取出清理,方便快捷,降低职工劳动强度。
  • 自然循环锅炉水动力的高效利用系统-201711461151.7
  • 陈凯;袁茂博 - 西安富凯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2017-12-28 - 2018-04-10 - F22B37/34
  • 本发明提出一种自然循环锅炉水动力的高效利用系统,特别涉及将循环动力回收利用以及提高能量转化品质的思路。本发明的系统主要包括汽包、给水泵、下降管、节流阀、微型水轮机、下联箱、水冷壁、蒸汽出口。在自然循环锅炉中,常伴有富余动力,并且多采用节流圈、管壁阻力等平衡循环动力,能量损失严重。本发明中引入微型水轮机,与下降管并联,可以调节流入微型水轮机的流量,以此达到富余动力的回收利用以及代替部分沿程阻力调节系统稳定运行的目的。在此过程中,沿程阻力转化为内能带来的不可逆损失,也在水轮机的引入下,变为机械能得以高效利用。
  • 一种自动水路循环装置-201720921478.7
  • 滕明;常志刚;薛楠;金爱韦;满延范;聂扬 - 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
  • 2017-07-27 - 2018-03-30 - F22B37/34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动水路循环装置,该装置用于湿热试验箱水路系统,包括一个与储水箱(1)连接的水泵(2),储水箱(1)与加湿锅炉(11)之间的管路上依次设置有单向阀(3)、压力控制器(4)、手阀(5)、水压表(6)、电磁阀(7),在加湿锅炉(11)内的上方安装有机械水浮球(8)和电子水浮球(12),电子水浮球(12)与水泵(2)的继电器连接,在加湿锅炉(11)内的下方安装有加热棒(9),在加湿锅炉(11)的顶部设置有蒸气出口(10)。该装置提高了湿热环境试验设备水路循环系统的可靠性,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 蒸汽锅炉水循环系统-201720129011.9
  • 张湘波;杨红斌 - 广州优硕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2017-02-14 - 2018-03-27 - F22B37/3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蒸汽锅炉水循环系统,其蒸汽锅炉的烟气出口依次连接节能器和冷凝器,冷凝器的进口管道连接循环泵和软水箱;节能器的进口管道连接给水泵和热水箱;所述冷凝器的出口管道接入热水箱。将软化水和冷凝器加热的水分离,通过对循环泵的变频控制,根据锅炉的负荷来调节循环泵的进水量,散热损失少,使锅炉烟气与水的换热效果达到最佳,进入循环泵的锅炉水都是常温软化水,最大程度降低锅炉的排烟温度,提高锅炉系统效率。
  • 一种火电厂锅炉启动汽水系统-201720079515.4
  • 任彦;黄葆华;陈晓峰;赵宁;梅隆;庞春凤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2017-01-22 - 2017-08-25 - F22B37/34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火电厂锅炉启动汽水系统,该系统包括上水调阀、省煤器、水冷壁、混合集箱、汽水分离器、过热器、储水箱、炉水循环泵、炉水循环泵出口调阀、疏水集箱、两疏水泵及多条管道。省煤器与水冷壁连接,水冷壁穿过混合集箱与汽水分离器连接;上水调阀设置在锅炉给水泵与省煤器之间。过热器连接分离器上部出汽口;储水箱连接分离器下部出水口。炉水循环泵两端分别设有入口和出口电动门,在炉水循环泵出水口至储水箱之间设有再循环电动门。炉水循环泵出口调阀设置在其出口电动门至省煤器之间。储水箱与疏水集箱之间设有放水电动门和放水调阀。两疏水泵并联设置在疏水集箱疏水口,入口均设有滤网,出口设有出口调阀。
  • 一种火电厂锅炉启动汽水系统及其启停控制方法-201710046216.5
  • 任彦;黄葆华;陈晓峰;赵宁;梅隆;庞春凤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2017-01-22 - 2017-05-31 - F22B37/34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电厂锅炉启动汽水系统及其启停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上水调阀、省煤器、水冷壁、混合集箱、汽水分离器、过热器、储水箱、炉水循环泵、炉水循环泵出口调阀、疏水集箱、两疏水泵及多条管道。省煤器与水冷壁连接,水冷壁穿过混合集箱与汽水分离器连接;上水调阀设置在锅炉给水泵与省煤器之间。过热器连接分离器上部出汽口;储水箱连接分离器下部出水口。炉水循环泵两端分别设有入口和出口电动门,在炉水循环泵出水口至储水箱之间设有再循环电动门。炉水循环泵出口调阀设置在其出口电动门至省煤器之间。储水箱与疏水集箱之间设有放水电动门和放水调阀。两疏水泵并联设置在疏水集箱疏水口,入口均设有滤网,出口设有出口调阀。
  • 一种自然循环锅炉-201310331169.0
  • 李永强 - 黑龙江大明乳品机械有限公司
  • 2013-08-02 - 2015-02-11 - F22B37/34
  • 一种自然循环锅炉,由集汽室、均汽孔板、夹套空间、下降管、防旋装置、钢丝网分离器、卧式分离器及百叶窗分离器组成,饱和蒸汽从锅筒引出后,由饱和蒸汽连接管引入汽冷式旋风分离器入口烟道的上集箱,下行冷却烟道后由连接管引入汽冷式旋风分离器下联箱,由包墙连接管引入前、后包墙下集箱,向上行进入中间包墙下联箱,即低温过热器进口联箱,逆流向上对后烟道低温过热器管组进行冷却后,从锅炉回到尾部竖井后烟道中的高温过热器,最后合格的过热蒸汽由高温过热器出口联箱两侧引出。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