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免拆分的子结构频响函数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26851.2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06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朱平;王增伟;刘钊;覃智威;张海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16 | 分类号: | G06F17/16;G06F17/17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原位测量频响函数且免拆分的子结构频响函数识别方法,首先将机械系统中的部件分类为主动件、被动件和弹性元件并建立耦合频响函数矩阵,然后基于被动件频响函数预测公式得到解耦机械系统的频响函数。本发明基于“源‑路径‑接受体”模型,采用耦合机械频响函数预测解耦机械频响函数,克服现有技术无法计算机械子结构任意自由度之间频响函数的问题,提高频响函数的计算精度,并为机械系统振动传递路径分析奠定了基础。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拆分 结构 函数 识别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原位测量频响函数的免拆分子结构频响函数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机械系统中的部件分类为主动件、被动件和弹性元件并建立耦合频响函数矩阵,然后基于被动件频响函数预测公式得到解耦机械系统的频响函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分类是指:根据机械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受力情况,将直接受到激励作用的部件定为主动件,非直接受到激励作用的定为被动件,主动件和被动件之间通过弹性元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耦合频响函数矩阵,根据关注的响应位置和振动噪声频率范围,确定被动件上的目标点及分析频率范围,以弹性元件两端点和目标点为测量点,测量悬置的主动件一侧安装点、悬置的被动件一侧安装点及目标位置点之间的频响函数,组成耦合频响函数矩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耦合机械系统是指包含主动件和被动件的机械系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解耦机械系统的频响函数,以耦合频响函数矩阵作为输入,根据被动件频响函数预测公式预测解耦机械系统,即去除主动件后的机械系统的频响函数,其中被动件频响函数预测公式为:Hd,tp=Hc,tp‑Hc,ta(Hc,aa‑Hc,pa)‑1(Hc,ap‑Hc,pp),其中:Hc,aa为弹性元件的主动件一侧端点频响函数矩阵,Hc,pp为弹性元件的被动件一侧端点频响函数矩阵,Hc,ap为弹性元件的被动件一侧端点到主动件一侧端点的频响函数矩阵,Hc,pa为弹性元件的主动件一侧端点到被动件一侧端点的频响函数矩阵,Hc,tp为弹性元件的被动件一侧端点到目标点的频响函数矩阵,Hc,ta为弹性元件的主动件一侧端点到目标点的频响函数矩阵,Hd,tp为待求的弹性元件的被动件一侧端点到目标点的解耦频响函数矩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42685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