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环结构负荷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6342.9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8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黄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博源天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22 | 分类号: | G01L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齐胜杰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环结构负荷传感器,其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承压环,各承压环由内向外依次套设,相邻承压环之间通过若干辐条连接在一起,承压环承受负荷时,各辐条仅起连接作用,不承受负荷,各承压环的承压面处于同一平面,各承压环的周面设置有若干电阻应变片。本发明的多环结构负荷传感器具有如下优点:体积明显减小,厚度明显变薄(可低至传统柱状或筒状传感器的1/10以下),可应用于许多传统负荷传感器无法应用的领域,如很大的荷载但要求传感器有很小的高度等情况。本发明结构刚度大,稳定性好,重量轻,且便于加工和安装。 1 | ||
搜索关键词: | 承压环 负荷传感器 多环结构 传感器 辐条 电阻应变片 加工和安装 传统负荷 结构刚度 由内向外 荷载 承压面 重量轻 变薄 减小 筒状 周面 柱状 应用 | ||
两个或两个以上承压环,各承压环由内向外依次套设,相邻承压环之间通过若干辐条连接在一起,各承压环的承压面处于同一平面,各承压环的周面设置有若干电阻应变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环结构负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各辐条在承压方向上的高度小于承压环的高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环结构负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各辐条的表面与各承压环的承压面之间具有预定落差的内凹,使得相邻承压环的承压面被分成独立的承压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环结构负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各承压环的承压面一次加工完成,保证各承压环的承压面处于同一平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环结构负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各承压环为圆环或多边形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环结构负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当承压环多于两个时,连接于外侧两相邻承压环之间的辐条的数量大于或等于连接于内侧两相邻承压环之间的辐条的数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环结构负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电阻应变片设于承压环的外周面或内周面,并对应于辐条之间的间隔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环结构负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环包括第一承压环和第二承压环,
第一承压环具有第一内周面、第一外周面、第一上环面和第一下环面,第一上环面和第一下环面之间的距离即为第一承压环的高度,第一上环面和第一下环面作为第一承压环的所述承压面;
第二承压环设于第一承压环内侧,其具有第二内周面、第二外周面、第二上环面和第二下环面,第二上环面和第二下环面之间的距离即为第二承压环的高度,第二上环面和第二下环面作为第二承压环的所述承压面;
所述辐条包括多个第一辐条,连接于第一内周面与第二外周面之间,且第一辐条的上表面相较第一上环面具有内凹的落差h1,第一辐条的下表面相较第一下环面具有内凹的落差h2;
所述电阻应变片包括第一组应变片和第二组应变片,第一组应变片包括多个电阻应变片,均布于第一承压环的第一外周面或第一内周面,第二组应变片包括多个电阻应变片,均布于第二外周面或第二内周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环结构负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环还包括第三承压环和第四承压环,其设于所述第二承压环内侧,各环之间由多根辐条连接,辐条的上、下表面与各环的上环面和下环面均有一定的落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环结构负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承压环和第四承压环的外周面或内周面分别粘贴第三组应变片和第四组应变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博源天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博源天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34634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传感器装置
- 下一篇:压力传感器及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