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深度森林网络的软件缺陷预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90710.2 | 申请日: | 201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3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周天驰;孙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G06K9/62;G06N9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新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26 | 代理人: | 孙鸥,朱杰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深度森林网络的软件缺陷预测方法。本发明对程序模块按照设定好的度量进行相关代码特征数据提取,筛选出与缺陷相关度高的代码特征,构建多个随机森林和完全随机森林模型,联成缺陷预测网络,将缺陷特征向量随机切片到缺陷预测网络进行训练,形成缺陷预测的分类器,与真实标记的数据进行对比得到最终的缺陷预测分类器。本发明克服了过去整体的缺陷预测精度不高的缺陷。本发明从深度森林网络的角度,结合多粒度扫描,级联森林等技术来构建缺陷预测分类器,提供有效的代码缺陷预测,帮助开发者合理使用测试资源,大大缩短了软件开发周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深度 森林 网络 软件 缺陷 预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深度森林网络的代码缺陷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如下步骤:(1)挖掘代码历史仓库,抽取程序模块,对程序模块按照设定好的度量进行相关代码特征数据提取;(2)将步骤(1)代码特征进行多粒度扫描,筛选出与缺陷相关度高的代码特征;(3)利用步骤(2)中的缺陷特征构建多个随机森林和完全随机森林模型;(4)将步骤(3)的多个随机森林级联成缺陷预测网络;(5)对步骤(2)的缺陷特征向量按照设定比例进行随机切片,输入到步骤(4)中建立的缺陷预测网络进行训练,形成缺陷预测的分类器;(6)将步骤(5)切片剩余的数据输入到缺陷预测分类器中,与真实标记的数据进行对比,验证训练效果,根据结果调整训练参数后得到最终的缺陷预测分类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29071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