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粗晶须中粒径镍钴锰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42839.6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36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徐乾松;张鑫;佘圣贤;袁徐俊;朱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53/00 | 分类号: | C01G53/00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9 | 代理人: | 吴晓微 |
地址: | 315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粗晶须中粒径镍钴锰氢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采用控制前驱体共沉淀反应过程中反应釜内反应产物过滤液中Ni2+的浓度大小,来制备D50=8~15μm的中粒径镍钴锰氢氧化物前驱体。本发明制备方法提升了前驱体的粒度分布的均匀性,颗粒球形度更好且表面一次晶须均匀、粗棒状,提升正极材料的压实密度且可以避免涂布过程中的突起问题;在烧结正极材料后,由于本身致密性好,形成的二次球颗粒热稳定性方面有所提高,也大幅度提升材料的热稳定性和安全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粗晶须中 粒径 镍钴锰 氢氧化物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粗晶须中粒径镍钴锰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采用控制前驱体共沉淀反应过程中反应釜内反应产物过滤液中Ni2+的浓度大小,来制备D50=8~15μm、振实密度为2.0~2.4g/cm3、晶须为粗棒状的中粒径镍钴锰氢氧化物前驱体;所述的一种粗晶须中粒径镍钴锰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可溶性镍盐、钴盐、锰盐按照氢氧化物中镍钴锰所需摩尔比例,即镍钴锰氢氧化物化学通式Ni1‑x‑yCoxMny(OH)2,其中0.1≤x≤0.3,0.1≤y≤0.3,配制成混合金属盐溶液,然后分别配置沉淀剂和络合剂;(2)在搅拌条件下向反应釜中加入去离子水,通入步骤(1)所述沉淀剂和络合剂制成母液,并通入惰性气体进行气氛保护;(3)将步骤(1)所述混合金属盐溶液、沉淀剂和络合剂持续不断的通入搅拌的反应釜中进行共沉淀反应,晶核不断形成并长大,当料液到达反应釜溢流口时,开始从反应釜底部放出100~200ml料液,立即过滤,取得过滤后的滤液,准确测试滤液中Ni2+的浓度,当物料粒度D50达到12±0.5μm时停止进料,继续搅拌0.5~2h后停机;(4)将步骤(3)所得物料进行陈化,将陈化后的物料通过碱洗离心、干燥、过筛、除铁后得到粗晶须中粒径镍钴锰氢氧化物;所述步骤(1)中,所述络合剂为氨水、硫酸铵、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磺基水杨酸、甘氨酸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步骤(3)中,间隔5min~2h测试一次滤液中Ni2+浓度,确保Ni2+浓度保持在0~1000ppm以内,若Ni2+浓度超过1000ppm,则升高反应釜内的pH值,待Ni2+浓度下降后保持现有pH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24283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