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底管道连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26104.4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2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梁政;杨静远;唐松;张杰;谢帅;何虹钢;蒋发光;张梁;邓严;李镕成;周加伟;谢经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37/091 | 分类号: | F16L37/09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管道连装置,由壳体系统,抱紧系统和密封系统构成,其特征为壳体系统与管道构成腔体,腔体内安装有密封系统和抱紧系统,密封系统和抱紧系统内表面与管道外表面接触。其工作原理为采用专用工具拧动壳体系统中的螺纹筒,使螺纹筒的外螺纹与壳体的内螺纹相互咬合,进而使螺纹筒轴向移动,螺纹筒轴向移动进而使抱紧系统径向抱紧管道,此外,螺纹筒轴向移动还会使密封系统中的橡胶密封圈受到挤压从而发生变形,橡胶密封圈发生变形后进而起到密封管道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简单,且可实现海底管的快速连接与修复,进而短海底管道修复周期、减轻劳动强度,并降低海洋油气输送的综合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底 管道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海底管道连装置,由壳体系统(1),抱紧系统(2)和密封系统(3)构成,其特征为:壳体系统(1)与管道(4)构成腔体,腔体内安装有抱紧系统(2)和密封系统(3),抱紧系统(2)和密封系统(3)内表面与管道(4)外表面接触;所述壳体系统(1)包括壳体(11)和螺纹筒(12);壳体(11)呈圆筒状,壳体(11)的左右两端的内表面设计有内螺纹,壳体(11)的内螺纹与螺纹筒(12)的外螺纹相互咬合;壳体(11)的中部外表面设计有沉孔,沉孔下侧设计有螺纹孔,测压螺栓(16)穿螺纹孔并与壳体(11)形成螺栓紧固连接;螺纹孔下侧设计有径向测压孔(14),径向测压孔(14)与轴向通孔(13)相连通,轴向通孔(13)位于内伸台阶(17)上侧的中部;内伸台阶(17)的左端面与密封系统(3)的右端面接触,密封系统(3)的左端面与抱紧系统(2)接触,抱紧系统(2)与螺纹筒(12)接触;螺纹筒(12)呈空心阶梯轴状,螺纹筒(12)的左侧外表面设计有转动孔(15),转动孔(15)的轴线与管道(4)的线垂直相交;螺纹筒(12)的右侧外表面设计有外螺纹,螺纹筒(12)的外螺纹与壳体(11)的内螺纹相互咬合;螺纹筒(12)的左侧内、外表面均设计有密封沟槽,密封沟槽内均安装有密封圈;螺纹筒(12)的左端接触有抱紧系统(2);所述抱紧系统(2)包括抱紧筒(21)和抱紧爪(22);抱紧筒(21)为阶梯轴状,抱紧筒(21)左侧阶梯轴的外径小于壳体(11)内径;抱紧右侧阶梯轴外表面与壳体(11)内表面接触;抱紧筒(21)内表面设计有用于过渡的环形凹槽(28),环形凹槽(28)的左端设计有小阶梯轴,小阶梯轴内表面与管道(4)接触;环形凹槽(28)的右侧设计有均布的楔面凹槽(23),楔面凹槽(23)与楔面凹槽(23)之间由矩形块(26)连接;楔面凹槽(23)内安装有抱紧爪(22);抱紧爪(22)的内表面设计有三角形卡牙(25),抱紧爪(22)外表面设计有楔面凸起(24);楔面凸起(24)与楔面凸起(24)之间设计有矩形凹槽(27),楔面凸起(24)右端面设计有用于连接楔面凸起(24)的圆环,圆环与密封系统(3)接触;所述密封系统(3)包括移动环(31)和橡胶密封圈(32);移动环(31)呈圆环状,移动环(31)的左端面与抱紧爪(22)右端面接触,移动环(31)的右端面设计有两道环向半圆弧形凹槽,环向半圆弧形凹槽内均安装有橡胶密封圈(32);橡胶密封圈(32)与内伸台阶(17)左端面接触;橡胶密封圈(32)分别位于横向通孔的上下两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226104.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客车上水接头装置
- 下一篇:反渗透设备用于连接水箱和清洗泵的连接管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