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铜棘轮效应的预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17401.2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2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肖雄;刘秀宇;董亚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铜棘轮效应的预测方法,首先对紫铜进行单轴拉伸实验,获得紫铜在室温条件下单轴拉伸实验的应力应变曲线;然后对紫铜进行非对称应力控制循环实验,获得紫铜在室温条件下非对称应力控制循环载荷实验的循环应力应变响应曲线;再对A‑F非线性随动硬化模型进行修正,构建出用于预测紫铜棘轮效应的本构模型;最后基于紫铜单轴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和循环滞回曲线确定本构模型参数,将待预测的平均应力、应力幅值代入构建的本构模型中,预测在该工况下的棘轮效应。本发明可以准确描述并预测紫铜在循环应力载荷下的棘轮行为,以及变形中的应力应变,对分析循环载荷作用下的金属构件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疲劳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铜 棘轮 效应 预测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紫铜棘轮效应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紫铜进行单轴拉伸实验,获得紫铜在室温条件下单轴拉伸实验的应力应变曲线;步骤2、对紫铜进行非对称应力控制循环实验,获得紫铜在室温条件下非对称应力控制循环载荷实验的循环应力应变响应曲线;步骤3、对A-F非线性随动硬化模型进行修正,构建出用于预测紫铜棘轮效应的本构模型;步骤4、基于紫铜单轴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和循环滞回曲线确定本构模型参数,将待预测的平均应力、应力幅值代入构建的本构模型中,预测在相应工况下的棘轮效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21740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角度可控的SiC衬底缓坡刻蚀方法
- 下一篇:牙刷状油藏井下窜流注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