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纳米复合物的环丙沙星比率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03784.0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29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桂日军;何伟杰;王宗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C09K11/02;C09K11/06;C09K11/59;C09K11/65;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张世功;赵映蓉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和荧光探针的交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纳米复合物的环丙沙星比率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采用水热法制备蓝荧光发射硅量子点和红荧光发射碳量子点,通过羧‑胺偶联在羧基化硅量子点表面连接氨基功能化碳量子点和双(3‑吡啶甲基)胺,制得碳量子点/硅量子点的纳米复合物;铜离子与双(3‑吡啶甲基)胺结合引起硅量子点荧光淬灭,加入环丙沙星与铜离子竞争性结合引起硅量子点荧光恢复,碳量子点荧光几乎不变;构建硅量子点与碳量子点荧光发射峰强度比率与环丙沙星摩尔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制备环丙沙星比率荧光探针;该探针工艺简单,制备成本低,产品灵敏度高,适用于生物样品中环丙沙星的高效检测。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纳米 复合物 环丙沙星 比率 荧光 探针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纳米复合物的环丙沙星比率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硅量子点:0.5克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加入10毫升通氩气饱和的二次蒸馏水中,再加入2毫升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磁力搅拌充分混合10分钟,混合液转至反应釜中,在160℃下反应40分钟,产物冷却至室温,采用孔径为0.2微米的微滤膜过滤,滤液采用截留分子量1000道尔顿的透析袋透析处理以清除残余未反应实验原料,将透析袋中溶液倒出,旋转蒸发去除90%溶剂,然后冷冻干燥得到硅量子点干样,研磨成粉末备用;(2)制备碳量子点:将0.1克苯二胺和1毫升质量浓度85%的磷酸加入40毫升二次蒸馏水中,混合物转至反应釜中在180℃下反应4小时,产物冷却至室温,采用孔径为0.2微米的微滤膜过滤,滤液采用截留分子量1000道尔顿的透析袋透析处理以清除残余未反应实验原料,将透析袋中溶液倒出,旋转蒸发去除90%溶剂,然后离心分离,用乙醇洗涤,真空干燥得到碳量子点备用;(3)制备碳量子点/硅量子点纳米复合物:将步骤(1)制备的硅量子点溶于10毫升二次蒸馏水中,加入20毫克氮‑羟基琥珀酰亚胺和20毫克1‑乙基‑3‑(3‑二甲基氨)丙基‑碳二亚胺盐酸钠,在室温下磁力搅拌30分钟,充分混合后加入溶解了步骤(2)制备的碳量子点的水溶液10毫升,在避光处搅拌反应6小时,反应结束后再分别采用离心分离、乙醇洗涤和真空干燥处理,得到碳量子点/硅量子点纳米复合物;(4)制备改性的纳米复合物:将步骤(3)制得的纳米复合物分散在10毫升二次蒸馏水中,加入10毫克双(3‑吡啶甲基)胺,5毫克氮‑羟基琥珀酰亚胺和5毫克1‑乙基‑3‑(3‑二甲基氨)丙基‑碳二亚胺盐酸钠,在室温下磁力搅拌反应6小时,反应结束后再分别采用离心分离、乙醇洗涤和真空干燥处理,制得改性的纳米复合物;(5)将步骤(4)制得的改性纳米复合物配制成水溶液,在室温和缓慢磁力搅拌下,在水溶液中加入氯化铜形成均质溶液,然后再加入环丙沙星,继续搅拌10分钟形成改性纳米复合物与铜离子的均质溶液;(6)测定不同的环丙沙星摩尔浓度下,改性纳米复合物与铜离子均质溶液的荧光发射光谱,拟合硅量子点与碳量子点荧光发射峰强度比率与环丙沙星摩尔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构建成环丙沙星比率荧光探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10378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