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算任务动态分区策略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87222.1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21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昆;崔勇;吴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9/50 | 分类号: | G06F9/5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一种计算任务动态分区策略,属于互联网技术领域,针对移动增强现实,在周边设备协作环境下,根据实际的网络情况及两端设备的资源利用情况动态决定计算分区,将部分任务上传到资源有限的周边设备进行处理,处理结果根据后继任务的所有位置决定是否将数据进行网络传输,最终,所有结果返回移动设备端进行显示,从而有效降低移动应用MAR的时延,本发明将动态决定计算分区的方法形式化为M2CP问题,针对链状数据结构和并行数据结构的任务,分别采用多项式时间CP算法和EFS2算法求解,对一般结构数据,采用多项式时间DPA算法,将任务动态地分隔成链状结构和并行结构,然后分别调用CP算法和EFS2算法完成最终的动态分区。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 任务 动态 分区 策略 | ||
【主权项】:
一种计算任务动态分区策略,针对移动增强现实,在周边设备协作环境下,根据实际的网络情况及两端设备的资源利用情况动态决定计算分区,将部分任务上传到资源有限的周边设备进行处理,处理结果根据后继任务的所有位置决定是否将数据进行网络传输,最终,所有结果返回移动设备端进行显示,从而有效降低移动应用MAR的时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决定计算分区的方法形式化为如下的M2CP问题:mins.t.Σi∈V(1-xi)yi(t)≤fL,∀t≥0]]>Σi∈Vxiyi(t)≤fR,∀t≥0]]>yi(t)=0t∉[tiS,tiC)yi(t)≥0t∈[tiS,tiC),∀i∈V]]>∫tiStiCyi(t)dt=pi,∀i∈V]]>Σ<i,j>∈Azi,j(t)≤b,∀t≥0]]>zi,j(t)=0t∉[tiC,tiS+,ti,jT)zi,j(t)≥0t∈[tiC,tiS+,ti,jT),∀<i,j>∈A]]>∫tiCtiC+ti,jTzi,j(t)dt=|xi-xj|ci,j,∀<i,j>∈A]]>xi∈{0,1},∀i∈V]]>xInput=0,xDisplay=0式中,分别为任务i的开始处理时间、处理结束时间、所需处理时间以及任务i和任务j间的数据传输时间,所有任务形成有向无环图G=(V,A),V为结点集合,A为任务关系弧,τ为每一帧数据的处理时限,i∈V,代表一个计算分区任务,其需求被定义为pi,弧a=<i,j>代表一条从任务i到任务j的数据路径,{a|i,j∈V,a∈A},如果任务i和任务j属于不同的设备端,则两者之间数据通信被定义为ci,j,<i,j>∈A,和分别为任务i的前趋任务集和后继任务集,xi为任务i的分区决定,xi仅包含两个值0和1,0表明计算分区在本地执行,1则表明在远端执行,fL,fR分别为本地和远端有效的CPU频率,b为带宽,yi(t)为任务i在时刻t的CPU资源的分配情况,zi,j(t)为时刻t在任务i和任务j之间带宽的分配情况,xinput和xDisplay为两个虚拟节点,分别表示应用数据的输入与显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08722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