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精梳抗菌混纺并合纱线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84310.6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00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徐玉良;陈学彪;陈东升;许力;沈伟凤;朱良勇;沈国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鼎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2G3/44;D06P1/38;D06P3/85;D06P1/44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戚正云 |
地址: | 314511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纱线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半精梳抗菌混纺并合纱线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且提升抗菌性能的半精梳抗菌混纺并合纱线的制备方法;第一步,原料的选择:由60%~70%90S丝光澳毛、5%~10%羊绒和25%~30%汉麻构成,且90S丝光澳毛、羊绒和汉麻的总配比为100%;第二步,90S丝光澳毛和羊绒的染色处理:将90S丝光澳毛和羊绒分别在室温下以浴比1:8~1:12进行配比,且还加入0.5~1g/L的冰醋酸、0.5~1g/L的匀染剂阿白格B和添加量为0~3%由浅到深的毛用活性染料等;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半精梳抗菌混纺并合纱线的制备方法,通过采用外购全麻与毛绒混纺纱线并合形式,生产效率提高,产量大幅度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半精梳 抗菌 混纺 并合 纱线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半精梳抗菌混纺并合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原料的选择:由60%~70%90S丝光澳毛、5%~10%羊绒和25%~30%汉麻构成,且90S丝光澳毛、羊绒和汉麻的总配比为100%;第二步,90S丝光澳毛和羊绒的染色处理:将90S丝光澳毛和羊绒分别在室温下以浴比1:8~1:12进行配比,且还加入0.5~1g/L的冰醋酸、0.5~1g/L的匀染剂阿白格B和添加量为1~3%由浅到深的毛用活性染料,并保持5分钟,然后以每分钟0.8℃升温至45~55℃,再以每分钟1℃升温至80~90℃,并保持45~60分钟,然后停止升温,使其以每分钟0.8℃降温至65~75℃,并保持5分钟,然后再以每分钟1℃降温至45~55℃,最后自然冷却完成染色处理,且在整个染色过程中PH值保持在4~6,染色后90S丝光澳毛的PH值为5~7;第三步,90S丝光澳毛和羊绒的和毛处理:90S丝光澳毛的和毛处理工艺是将水、和毛油用大力士DH‑601和抗静电剂混合成混合溶液,并以喷液量35g/min喷在90S丝光澳毛上,然后在常温下放置24~48小时,且水的用量占90S丝光澳毛总量的7.5%,水温控制在35摄氏度,和毛油用大力士DH‑601的用量占90S丝光澳毛总量的1.5%,抗静电剂的用量占90S丝光澳毛总量的1%;羊绒的和毛工艺是将水、WAN和毛油和纱线增强剂FX‑VSI混合成混合溶液,并以喷液量35g/min喷在羊绒上,然后在常温下放置24~48小时,且水的用量占羊绒总量的7.5%,水温控制在35摄氏度,WAN和毛油的用量占羊绒总量的1%,纱线增强剂FX‑VSI的用量占羊绒总量的0.5%;第四步,毛绒单纱的制备:将90S丝光澳毛和羊绒通过梳棉→针梳→粗纱→细纱→络筒制备成多股毛绒单纱;其中针梳工序出条张力控制在0.93~0.97之间;第五步,抗菌混纺并合纱线的制备:以两股毛绒单纱与一股汉麻通过并线→倍捻→蒸纱定型,制备成抗菌混纺并合针织纱线,其中在并线时,毛绒单纱的张力控制在10~20,汉麻的张力控制在3~8,车速为300~500r/min;倍捻根据织片水洗后纬斜情况确定捻度,捻度在250~350T/M之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鼎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鼎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08431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