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田块尺度的土壤入渗参数测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83033.7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10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秦天玲;刘姗姗;翁白莎;史婉丽;王刚;张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Q50/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李林合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田块尺度的土壤入渗参数测算方法,包括步骤:对各测试点的土壤入渗参数实测数据进行K‑S正态性检验;得到服从正太分布的土壤入渗参数理论数据;计算土壤入渗参数理论数据的实验变异函数,并用理论变异函数模型对其进行拟合,得到土壤入渗参数的理论半方差函数;根据理论半方差函数及统计特征值,计算土壤入渗参数的非条件模拟值 |
||
搜索关键词: | 种田 尺度 土壤 入渗 参数 测算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田块尺度的土壤入渗参数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对待测区域选定的各测试点的土壤入渗参数实测数据进行K‑S正态性检验;并对不服从正态分布的土壤入渗参数实测数据进行正态转换,得到服从正态分布的土壤入渗参数数据;S2、计算服从正太分布的土壤入渗参数数据的实验变异函数,并用理论变异函数模型对其进行拟合,得到土壤入渗参数的理论变异函数;S3、根据土壤入渗参数的理论变异函数及其统计特征值,计算已测区域土壤入渗参数的非条件模拟值
及待测区域未测位置的土壤入渗参数的非条件模拟值Zs;S4、将各测试点的土壤入渗参数实测数据及土壤入渗参数的非条件模拟值
进行Kriging插值,得到各测试点的土壤入渗参数的Kriging插值Z*ok和土壤入渗参数非条件模拟值
的Kriging插值
S5、根据步骤S3得到的待测区域未测位置的土壤入渗参数的非条件模拟值Zs以及步骤S4得到的Kriging插值Z*ok和Kriging插值
计算待测区域未测位置的土壤入渗参数值Zcs;所述步骤S2的实验变异函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h表示分离距离,即任意两个测试点之间的距离;ai为测试点的坐标,N(h)表示分离距离为h的变异函数的个数;Z(ai)表示坐标点ai的参数;Z(ai+h)表示坐标点ai+h的参数;所述步骤S2的理论变异函数模型为球状模型:
式中,C0为块金值;(C0+C1)为基台值;R为变差距离或相关尺度;h表示分离距离,a为土壤入渗参数;所述步骤S3的非条件模拟值计算过程为:S3‑1、根据傅里叶转动带,给定入渗参数实测数据的方差σ2和均值;设定转动带数,即均匀布置在平面中直线的数量L,每条直线上谐波的数量M,最大频率Ω;设定各待测点的坐标向量:(x1,y1),(x2,y2),…(xn,yn);其中x1表示第一个待测点的横坐标;y1表示第一个待测点的纵坐标;x2、y2以此类推;n表示待测点的个数;S3‑2、计算各待测点(xj,yj)在第i条件线上的投影值t(j,i):t(j,i)=(xj,yj)·(cosθi,sinθi)=xj cosθi+yj sinθjθi=2πi/L,i=1,2,…,n其中,θi表示第i条直线与0度直线的夹角;S3‑3、计算各待测点坐标向量的一维模拟值zi(j,i):
式中,ωk是一个独立的随机变量,在[0,2π]均匀分布;dω=Ω/M,M为每条直线上谐波的数量,Ω为最大的频率值;ωk=(k‑1/2)dω,ω'k=ωk+δω,δω是一个独立的随机变量,在[‑ω'k/2,ω'k/2]均匀分布;
f(ωk)为理论变异函数对应的径向频谱密度函数;σ2为入渗参数实测数据的方差;S3‑4、根据一维模拟值计算各点的二维模拟值:
其中L表示平面上直线的条数,i表示第i条直线,j表示第j个待测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08303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