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氯乙烯制品中铜离子含量快速批量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81939.5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6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李中秋;杨昆昊;何裕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聚氯乙烯(PVC)制品中铜离子含量快速批量检测方法。该发明利用四氢呋喃(THF)可溶解PVC的性质,先对PVC制品进行粉末状处理后加以溶解,然后利用纳米银复合探针(pH 7.6)特异性检测二价铜离子。在THF溶液中,铜离子使纳米银聚集状态改变,产生颜色上的变化,再根据颜色差别定量分析铜离子的浓度。本发明裸眼检测限可达0.02mM,用酶标仪检测限可达0.1μM(检测波长为400nm)。相比于传统PVC样品前处理和检测方法,本发明利用酶标仪具有光学检测和样品批量处理的特点,建立了PVC中铜离子含量快速批量检测手段,具有快捷简便、样品用量少、成本低、直观准确和批量测定等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氯乙烯 制品 离子 含量 快速 批量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能够用于聚氯乙烯(PVC)制品中铜离子含量快速批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PVC制品的粉末状样品溶解于四氢呋喃(THF)中得到待测样品溶液。将能识别二价铜离子的对巯基苯甲酸(4‑MBA)修饰到纳米银粒子上制成复合探针溶液,探针溶液在弱碱性(pH 7.6)条件下与待测样品溶液涡旋混匀后,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及用酶标仪检测吸光度值来快速定性与定量检测PVC制品中的二价铜离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未经中国科学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08193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