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汽车整车制造的轮胎装配用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76296.5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38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伟;王建伟;郭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作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
主分类号: | B62B3/02 | 分类号: | B62B3/02;B62B5/00;B60C25/05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曹雪菲 |
地址: | 4541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整车制造的轮胎装配用支撑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顶端与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柱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位于通孔的上方,所述螺纹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该用于汽车整车制造的轮胎装配用支撑装置,通过设置螺纹柱、螺纹筒、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固定板、第三齿轮、第二支撑板、防护块和电动推杆,从而可以对轮胎进行转向,从而不需要工人手动抬动轮胎进行安装和手动对轮胎进行转动,从而节省了工人的体力,提高了工人对轮胎的安装速度,提高了汽车的生产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螺纹筒 螺纹柱 轮胎装配 汽车整车 支撑装置 轮胎 齿轮 通孔 支撑板 制造 底板 底板上表面 表面固定 表面螺纹 电动推杆 生产效率 固定板 下表面 中心处 轴承 转动 防护 体力 汽车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汽车整车制造的轮胎装配用支撑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2),所述通孔(2)内设置有螺纹柱(3),所述螺纹柱(3)的顶端与第一支撑板(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柱(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筒(5),所述螺纹筒(5)位于通孔(2)的上方,所述螺纹筒(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6),所述第一轴承(6)的表面通过两个固定块(7)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两个固定块(7)对称设置在第一轴承(6)的左右两侧,所述螺纹筒(5)的表面固定连接第一齿轮(8),所述第一齿轮(8)位于第一轴承(6)的上方,所述第一齿轮(8)与第二齿轮(9)啮合,所述第二齿轮(9)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10)输出轴的表面,所述第一电机(10)的机身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0)位于第一轴承(6)的左侧,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四角处均设置有伸缩杆(11),且四个伸缩杆(11)的顶端均与第一支撑板(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4)上表面的中心处与转轴(1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2)的表面套接有第二轴承(13),所述第二轴承(13)卡接在固定板(14)的下表面,所述固定板(14)的下表面分别与两个滚轮(15)的顶端固定连接,且两个滚轮(15)的底端均与第一支撑板(4)的下表面搭接,且两个滚轮(15)对称设置在转轴(12)的左右两侧,所述固定板(14)的侧面设置有齿牙(16),所述齿牙(16)与第三齿轮(17)啮合,所述第三齿轮(17)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18)输出轴的表面,所述第二电机(18)的机身与第一支撑板(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8)位于转轴(12)的左侧,所述固定板(14)的上表面与第二支撑板(1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19)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防护块(20),且左侧防护块(20)的下表面与第二支撑板(1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19)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21),所述滑槽(21)内设置有滑块(22),所述滑块(22)的上表面与右侧防护块(2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块(22)的左侧面通过电动推杆(23)与滑槽(21)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下表面的四角处均设置有行走轮(2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作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未经焦作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07629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磁倒角机
- 下一篇:高速公路拓宽路基的分部填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