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埋管热交换桩的施工方法及内埋管热交换桩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69993.8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0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言然;孔纲强;周杨;殷高翔;刘大鹏;曹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T10/15 | 分类号: | F24T10/15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王美章 |
地址: | 21002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埋管热交换桩的施工方法及内埋管热交换桩结构,方法包括基于既有桩基取芯检测孔、传热管和回填浆液,取芯检测孔直径为100~150mm,取芯检测孔内埋管形式可为第一种封闭式U型循环回路;第二种内外同心圆形式,内管为出水管、外管为进水管;或第三种两个取芯检测孔之间,通过预埋在桩端的管路形成循环回路。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在于利用既有桩基的取芯检测孔,在取芯检测孔内埋设传热管,以形成能量桩。施工不干扰或影响桩基正常施工,方案简单且施工费用低。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埋管 热交换 施工 方法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内埋管热交换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基于既有大直径灌注桩取芯检测孔,在所述大直径灌注桩取芯检测孔内先埋设传热管、再回灌混凝土材料,形成桩埋管形式的热交换桩;具体包括以下技术步骤:S1、根据既有取芯检测孔的位置、个数及直径情况,确定传热管型号、传热管埋管循环回路、以及回填浆液类型参数;所述传热管埋管循环回路包括以下三种形式:第一种、封闭式U型循环回路;第二种、内、外同心圆套管循环回路,内管为出水管、外管为进水管;第三种、两个取芯检测孔之间,通过预埋在桩端的管路形成循环回路;S2、根据传热管循环回路形式,制作传热管循环回路连接方式;当传热管埋管形式为封闭式U型循环回路时,利用弯头连接两根传热管;当传热管埋管形式为内、外同心圆套管循环回路时,在外管和内管之间设置间隔格构;当传热管埋管形式为两个取芯检测孔之间,通过预埋在桩端的管路形成循环回路时,在浇筑灌注桩之前,距离桩端0.3m~0.5m位置处提前预埋设置管路通道;S3、根据所设计的传热管埋管形式,在取芯检测孔内布置传热管循环回路;S4、埋设完成传热管循环回路之后,在取芯检测孔内填筑回填浆液;S5、对传热管循环回路进行通水测试,以检测其密封性;完成单根基于既有取芯检测孔的埋管施工;S6、重复步骤S2~步骤S5,进行其它基于既有取芯检测孔的埋管施工;S7、将传热管汇集连接在一起,并与循环水泵连接,完成基于既有灌注桩取芯检测孔内埋设传热管的热交换桩的整体施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069993.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