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独立饲养蜜蜂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001640.4 申请日: 2017-10-24
公开(公告)号: CN107535437B 公开(公告)日: 2020-10-02
发明(设计)人: 王艳辉;张学文;胡宗文;张祖芸;黄新球;卢焕仙;余玉生;宋文菲;杨爽 申请(专利权)人: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K67/033 分类号: A01K67/033;A01K47/02;A01K53/00
代理公司: 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 53207 代理人: 康珉
地址: 661101 云南省***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一种独立饲养蜜蜂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一种独立饲养蜜蜂的装置来饲养蜜蜂;该装置有6个巢格,每个巢格里可放入1个饲养盒,饲养盒的前面与后面分别设置有饲喂闸门与透气网,通过转动直角形推杆来改变其中饲养盒隔板的方位,从而调节每个饲养盒里大饲喂室和小活动室的饲养空间;饲喂瓶安置在饲养盒的抱夹中,配置有食料管以干预食料成分;蜜蜂巢框与巢框透气网通过磁粒的磁力吸附在一起,安装与拆卸方便;饲养盒的透气网与巢框透气网隔着垂直垫条,有效地阻隔了原群工蜂对试验蜜蜂的交哺,解决了独立饲养蜜蜂类社会性昆虫的难题,还能批量饲养工蜂,能够连续性地观测目的蜜蜂的日常活动及生理变化;适用于饲养其他蜂类昆虫。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独立 饲养 蜜蜂 方法
【主权项】:
一种独立饲养蜜蜂的方法,采用一种独立饲养蜜蜂的装置饲养蜜蜂,其饲养步骤如下:A、取一个饲养盒(3),以饲养盒底(32)所在的平面为轴旋转180°,使饲喂瓶(7)的饲喂瓶盖(73)竖直向上,找到位于饲养盒透气网(39)外面的进料管口,取下封住进料管口的进料管口盖,用注射器从进料管注入糖溶液,再用进料管口盖封住进料管口,并在饲料瓶(7)旁黏住一个直径为10mm的花粉团,完成加装食料;B、捏住饲喂闸门把手(38),把饲喂闸门(37)从饲养盒(3)的左边插入在饲养盒窗框(35)的内侧开设的凹槽里,从蜂群中取出目的蜜蜂,把饲喂闸门(37)从所述凹槽中拉出一道入口,把该蜜蜂放入饲养盒(3)内,关好饲喂闸门(37),重复将蜜蜂放入饲养盒(3)内的上述操作,直到饲养盒(3)里有30‑40只目的蜜蜂,关闭饲喂闸门(37),在饲喂闸门(37)和饲养盒顶(31)的顶部面板上标记目的蜜蜂的属性及名称;C、按照步骤B的方法,将每个饲养盒(3)分别装入目的蜜蜂并标记后,以饲养盒底(32)所在平面为轴旋转180°,使得饲料瓶(7)的饲喂瓶盖(73)竖直向下,然后把饲养盒(3)放入蜜蜂巢框(1)的巢格(6)内,分别用短曲压条(17)、长曲压条(18)挡在饲养盒(3)的前面;D、把蜜蜂巢框(1)放到蜂群中两张蜜蜂巢脾的中间或人工气候箱中;如果实验需要阻隔蜜蜂间的交哺,就安装巢框透气网(2),如果实验允许蜜蜂间的交哺,就不安装巢框透气网(2);E、2~3天后,检查饲料瓶(7)中的糖溶液和花粉团,如已吃完,补充食料;所述一种独立饲养蜜蜂的装置由蜜蜂巢框(1)、巢框透气网(2)、饲养盒(3)以及饲喂瓶(7)组成,其中,饲喂瓶(7)安置在饲养盒左壁(33)内侧面上的抱夹(47)中,饲养盒(3)从蜜蜂巢框(1)的前面放入蜜蜂巢框(1)的巢格(6)里,蜜蜂巢框(1)的后端面与巢框透气网(2)的前端面各自安置有10个磁铁块,蜜蜂巢框(1)与巢框透气网(2)通过这些磁铁块的磁力吸附在一起;所述蜜蜂巢框(1)包括巢框上框梁(11)、巢框下框梁(12)、巢框左侧框梁(13)、巢框右侧框梁(14)、2块垂直隔板(15)、3块水平隔板(16)、6个短曲压条(17)、3个长曲压条(18)、12块垂直垫条(19)、10个磁铁块孔以及10块南磁铁块(51);其中,巢框上框梁(11)在上,巢框下框梁(12)在下,巢框左侧框梁(13)在左,巢框右侧框梁(14)在右,它们一起组成一个长方形方框,在该长方形方框的里面竖直地安装2块垂直隔板(15),这2块垂直隔板把该长方形方框在水平方向分割成左、中、右相等的三部分空间,在这三部分空间的中间部位水平地分别安装1块水平隔板(16),在该长方形方框范围内一共形成6个容积相同的小空间,称之为巢格(6),这6个巢格(6)一起构成蜜蜂巢框(1);这3块水平隔板(16)的前端面与巢框上框梁(11)、巢框下框梁(12)、巢框左侧框梁(13)、2块垂直隔板(15)以及巢框右侧框梁(14)的前端面都位于同一竖直平面,这3块水平隔板(16)的后端面与巢框上框梁(11)、巢框下框梁(12)、巢框左侧框梁(13)、2块垂直隔板(15)以及巢框右侧框梁(14)的后端面都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巢框上框梁(11)的两端各自在水平方向超出该蜜蜂巢框(1)一段距离,构成蜜蜂巢框(1)的左、右框耳;在每1块水平隔板(16)的前端面的中央都安置1个长曲压条(18),每1个长曲压条(18)都可绕其在水平隔板(16)上的固定点旋转,这些长曲压条(18)的任意一端到其固定点的长度满足下列要求:长曲压条(18)在位于竖直方向的时候,其两端会分别进入所对应的上、下巢格(6)的空间范围;在每1个长曲压条(18)上方的巢框上框梁(11)的前端面上以及在每1个长曲压条(18)下方的巢框下框梁(12)的前端面上分别固定1个短曲压条(17)的一端,这些短曲压条(17)的另一端可绕其固定点旋转,这些短曲压条((17)从其活动端到其固定点的长度满足下列要求:短曲压条(17)在位于竖直方向的时候,它们的活动端会进入所对应的巢格(6)的空间范围;在巢框上框梁(11)的后端面以及巢框下框梁(12)的后端面各自均匀设置3个磁铁块孔,巢框左侧框梁(13)以及巢框右侧框梁(14)的后端面各自均匀设置2个磁铁块孔,所述磁铁块孔直径均为5–7mm,每个磁铁块孔里安置1块南磁铁块(51);每1块垂直垫条(19)的长度方向都位于竖直方向,每1块垂直垫条(19)的前端面至其后端面之间的厚度为4~6mm,在每一个巢格(6)的左、右两侧垂直墙面上分别安置1块垂直垫条(19),且垂直垫条(19)的后端面与蜜蜂巢框(1)的后端面平齐,垂直垫条(19)的上、下端分别与巢格(6)内的顶面、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巢框透气网(2)包括一个长方形框架(21)、一个透气网(22)、10个磁铁块孔以及10块北磁铁块(52),其中,所述透气网(22)的网孔大小为10~16目,透气网(22)安装在长方形框架(21)里,该长方形框架(21)的长、高与蜜蜂巢框(1)的长、高分别相等,并且该长方形框架(21)在与蜜蜂巢框(1)后端面上的10块南磁铁块(51)对应的部位也分别设置了磁铁块孔,这些磁铁块孔直径均为5~7mm,在每个磁铁块孔内设置有1块北磁铁块(52);所述饲养盒(3)包括饲养盒顶(31)、饲养盒底(32)、饲养盒左壁(33)、饲养盒右壁(34)、饲喂闸门(37)、饲喂闸门把手(38)、饲养盒透气网(39)、第一个长方形凹槽(40)、第一个凹槽孔(41)、第二个长方形凹槽(42)、第二个凹槽孔、直角形推杆(44)、直角形推杆的上推手(45)与直角形推杆的下推手(48)、饲养盒隔板(46)以及抱夹(47);其中,饲养盒(3)是由饲养盒顶(31)、饲养盒底(32)、饲养盒左壁(33)以及饲养盒右壁(34)组成的长方形立体,饲养盒(3)从饲养盒左壁(33)的外表面到饲养盒右壁(34)的外表面的长度小于蜜蜂巢框(1)的巢格(6)从其左垂直墙面到其右垂直墙面的长度,饲养盒(3)自饲养盒顶(31)的外表面到饲养盒底(32)的外表面的高度小于蜜蜂巢框(1)的巢格(6)的高度,饲养盒(3)自饲养盒顶(31)的前端面到饲养盒顶(31)的后端面的宽度小于蜜蜂巢框(1)的巢格(6)从其前端面到其后端面的宽度;饲喂闸门(37)呈长方形,饲喂闸门(37)的左端部弯折一部分形成与饲喂闸门(37)平面相垂直的一侧面为饲喂闸门把手(38),饲喂闸门把手(38)朝向饲养盒(3)的前面;饲养盒顶(31)、饲养盒底(32)、饲养盒左壁(33)以及饲养盒右壁(34)的后端面位于同一个竖直平面;饲养盒顶(31)、饲养盒底(32)以及饲养盒右壁(34)的前端面位于同一个竖直平面,该竖直平面较饲养盒左壁(33)的前端面超前1cm;在饲养盒顶(31)接近其前端面的下表面内、饲养盒底(32)接近其前端面的上表面内以及在饲养盒右壁(34)接近其前端面的左侧墙壁上分别开挖有供饲喂闸门(37)进出的凹槽,该三条凹槽相通且都位于饲养盒左壁(33)的前端面所在的竖直平面,饲喂闸门(37)为位于从饲养盒左壁(33)的前端面可向右进入该三条凹槽内或可向左移出该三条凹槽的可左、右移动的梭门;饲养盒(3)的后端面固定连接与饲养盒(3)的长度、宽度相对应的饲养盒纱窗框(35),所述饲养盒纱窗框(35)的框内安装有饲养盒透气网(39),该饲养盒透气网(39)的网孔大小为10‑16目;饲养盒顶(3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个长方形凹槽(40),第一个长方形凹槽(40)的一条长边与饲养盒顶(31)顶部的后面边沿平齐,第一个长方形凹槽(40)的宽度小于饲养盒顶(31)顶面的宽度,第一个长方形凹槽(40)长边的长度等于饲养盒顶(31)自左到右的长度的3/10~4/10,第一个长方形凹槽(40)的深度大于直角形推杆(44)的直径,在第一个长方形凹槽(40)内开设有长方形的第一个凹槽孔(41),该第一个凹槽孔(41)的宽度大于直角形推杆(44)的直径且小于3mm;饲养盒底(32)的底部相对饲养盒顶(31)的顶部对称地开设有第二个长方形凹槽(42)以及第二个凹槽孔;饲养盒隔板(46)的宽度等于饲养盒右壁(34)自其前端面内壁到其后端面内壁的宽度,饲养盒隔板(46)的高度小于饲养盒顶(31)顶面的内表面到饲养盒底(32)底面的内表面的高度的2~4mm,饲养盒隔板(46)直立于饲养盒(3)内,其上、下端面分别与饲养盒顶(31)、饲养盒底(32)不相接触;直角形推杆(44)是一根金属杆,被竖直地固定在饲养盒隔板(46)的中央;直角形推杆(44)的直径小于2mm,直角形推杆(44)的两端分别贯穿饲养盒顶(31)的第一个凹槽孔(40)与饲养盒底(32)的第二个凹槽孔,然后各自弯曲90度,分别匍匐于第一个长方形凹槽(40)、第二个长方形凹槽(42)内,构成直角形推杆的上推手(45)与直角形推杆的下推手(48),这两个推手的长度小于饲养盒顶(31)自其前端面到其后端面的宽度的一半;饲养盒左壁(33)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抱夹(47);所述饲喂瓶(7)由饲喂瓶体(71)、内盖膜(72)、饲喂瓶盖(73)、进料管(74)以及进料管口盖(75)构成,其中,内盖膜(72)紧贴于饲喂瓶盖(73)内,饲喂瓶盖封闭住饲喂瓶的瓶口,进料管(74)贯穿内盖膜(72)、饲喂瓶盖(73)和饲养盒的透气网(39),进料管(74)的一端位于饲喂瓶体(71)内,其另一端即进料管口,位于饲养盒(3)的透气网(39)的外面,进料管口设置有进料管口盖(75);所述内盖膜(72)为能被液体湿润的膜,饲喂瓶盖(73)上设有饲喂孔(76),其数量不多于3个,所述饲喂孔(76)的直径为1~2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001640.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