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面硅氧化聚酰亚胺-co-硅氧烷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57489.5 | 申请日: | 201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570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春海;王春博;姜勃弛;姚佳楠;周宏伟;赵晓刚;王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32B17/10 | 分类号: | B32B17/10;B32B9/04;B32B27/28;C08G77/455;C08J3/28;B29D7/01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王恩远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的表面硅氧化聚酰亚胺‑co‑硅氧烷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聚酰亚胺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表面硅氧化聚酰亚胺‑co‑硅氧烷薄膜。首先,在传统两步制备方法基础上,采用升温加压的方法制备聚酰亚胺‑co‑硅氧烷;然后,采用原子氧设备通过控制条件在表面形成了一层类玻璃态的功能层。所述表面硅氧化聚酰亚胺‑co‑硅氧烷薄膜由玻璃层、过渡层和基底层三部分组成。玻璃层为由硅氧结构组成;过渡层由硅氧结构和聚酰亚胺‑co‑硅氧烷组成;基底层由聚酰亚胺‑co‑硅氧烷组成。本发明的表面硅氧化聚酰亚胺‑co‑硅氧烷薄膜抗原子氧性能优异,且具备自愈合能力。这层类玻璃态的功能层很好地解决了冷焊现象的发生。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酰亚胺 硅氧烷薄膜 制备 硅氧烷 硅氧结构 玻璃层 玻璃态 功能层 过渡层 基底层 抗原子氧性能 制备技术领域 原子氧设备 自愈合能力 表面形成 控制条件 冷焊现象 加压 | ||
【主权项】:
1.一种表面硅氧化聚酰亚胺‑co‑硅氧烷薄膜,其特征是,所述表面硅氧化聚酰亚胺‑co‑硅氧烷薄膜由玻璃层、过渡层和基底层组成;过渡层由硅氧结构和聚酰亚胺‑co‑硅氧烷组成;基底层由聚酰亚胺‑co‑硅氧烷组成;玻璃层由硅氧结构组成,玻璃层的结构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95748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