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纤维状结构的锂离子电池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09560.2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15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许骏;高翔;刘冰河;王璐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安丽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状结构的锂离子电池及制备方法,本身为完备的锂离子电池,具有电池的全部性能,其次其可作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从而复合得到承力结构板件。该纤维电池的尺度在毫米量级,因此区别于普通锂离子电池,该结构电池具有较高的比能量密度以及充电速率,同时具有较强的机械强度。该纤维结构电池的制备方法为:1)选择正极集流体金属纤维;2)表面涂覆正极活性物质;3)包裹隔膜;4)缠绕负极纤维(碳纤维);5)浸润双连续相电解质并固化。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状 结构 锂离子电池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纤维状结构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集流体、正极活性物质混合物、隔膜、负极纤维及固态电解质;正极集流体的外部包裹一层正极活性物质混合物,正极活性物质混合物的外部包裹一层隔膜,隔膜的外部包裹一圈负极纤维,固态电解质将所有成分,即正极集流体、正极活性物质混合物、隔膜、负极纤维包裹,并起到粘接所有成分的作用;所述的纤维状结构的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正极集流体上均匀涂覆一层含正极活性物质混合物并加热固化,厚度范围为30~300μm,所述固化温度为60‑120℃,时间为0.25‑5min;(2)在固化后的正极活性物质混合物表面涂抹粘结剂,并包裹一层隔膜;(3)在隔膜上再涂抹一层粘结剂并缠绕负极碳纤维,得到缠好的纤维束;(4)配制双连续相固态电解质,将缠好的纤维束浸润其中,加热固化后形成所述纤维状结构的锂电池;所述加热固化温度以及时间根据选择的树脂体系不同决定,所述加热固化温度范围为80~150℃,固化时间范围为2~5小时;所述正极活性物质混合物为正极活性材料、粘结剂和导电剂的混合物;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为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即:LiCoO2、LiNiO2、LiVPO4、LiMnO2、Li2MnO4、LiFePO4、LiCo1‑(x+y)NixMnyO2、LiNixMn1‑xO2、LiCoxNi1‑xO2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0<x<1、0<y<1、0<x+y<1;所述粘结剂为聚偏二氟乙烯粘结剂、羟甲基纤维素粘结剂或其混合物,所述导电剂为碳粉、石墨导电剂KS‑6或其混合物;所述粘结剂和导电剂的总质量为混合物总质量的0.5~20%,其中导电剂与粘结剂的质量比为导电剂∶粘结剂=(0.5~10)∶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90956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