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零模行波波速变化特性的输电线路迭代测距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65594.6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15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梁睿;程孟晗;刘成磊;彭楠;迟鹏;王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陈国强 |
地址: | 221008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零模行波波速变化特性的输电线路迭代测距方法,属于电网线路故障定位方法。输电线路上发生故障后,存在暂态行波在线路上传播。该方法从行波在线路上传播特性入手,分析行波传播距离与行波波速之间的关系,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零模与故障距离之间的函数公式。结合波速‑距离公式与线路两端的零模线模时间差,以线路上最大最小零模波速为初始条件,带入模量时间差公式,通过迭代定位精确的故障点。本发明不需要线路两端同步,不受系统负荷、故障电阻等因素的影响,利用线路两端变电站中的行波测量装置,方便实现。定位精度高、速度快。本发明的定位方法可用于跨区域远距离高压输电线路中。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行波 波速 变化 特性 输电 线路 测距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零模行波波速变化特性的输电线路迭代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确定的一条输电线路,线路全长为l,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获取零模行波波速随着故障距离变化的二次函数关系公式v0=f(x),式中,v0表示零模行波波速,x表示故障距离;步骤2,当线路发生故障后,线路两端变电站中的行波检测装置采集暂态电流行波信号,使用克拉克相模变换矩阵获取暂态零模和线模电流,使用离散小波分析得到暂态零模和线模电流首波头分别到达线路左右两端的时间tL0、tL1、tR0、tR1,并求得左右两端的模量时间差为:ΔtL=tL0‑tL1,ΔtR=tR0‑tR1;步骤3,迭代获取故障距离,由二次函数关系公式v0=f(x),线路上存在的最大最小的零模波速vmax、vmin,第一次迭代,将vmin和ΔtL带入模量时间差公式,得到对于线路左端可能的最小故障距离lL_min_1,将vmax和ΔtL带入模量时间差公式,得到对于线路左端可能的最大故障距离lL_max_1,从而得到对于线路左端的第一次迭代故障范围lL_min_1‑lL_max_1;同理,带入ΔtR和vmin、vmax可以得到对于线路右端的第一次迭代故障范围lR_min_1‑lR_max_1,两者的交集为第一次迭代得到以左端为参考端的故障范围lmin_1‑lmax_1;步骤4,令x分别等于lmin_i,lmax_i,l‑lmin_i,l‑lmax_i,其中,i表示第i次迭代,i=1,2,3…n,n表示迭代次数,带入公式v0=f(x),分别能够得到零模波速VL_max_i,VL_min_i和VR_min_i、VR_max_i;步骤5,带入ΔtL和VL_max_i,VL_min_i到模量时间差公式能够得到对于线路左端的第i+1次迭代故障范围lL_min_i+1‑lL_max_i+1,带入ΔtR和VR_max_i,VR_min_i到模量时间差公式能够得到对于线路右端的第i+1次迭代故障范围lR_min_i+1‑lR_max_i+1;两者的交集为第i+1次迭代得到以左端为参考端的故障范围lmin_i+1‑lmax_i+1;步骤6,经过n次迭代后,定义故障范围值Δl=lmax_n‑lmin_n,若满足Δl 若不满足,则重复步骤4和5;步骤7,迭代故障测距算法收敛过程![]()
其中,v1表示线模波速;故障真实零模波速vmi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86559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机物分解处理装置
- 下一篇:基于地底电缆的漏电保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