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油箱盖的自动开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44687.0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48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沈凯东;詹陈豪;伊秀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
主分类号: | E05F15/603 | 分类号: | E05F15/603;F02M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油箱盖的自动开闭方法;使用一种自动开闭的汽车油箱盖,包括箱盖本体、动力装置、从动挡板;所述开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自动开盖;步骤2,插入油枪;步骤3,预备闭盖;步骤4,拔出油枪;步骤5,全部闭盖;步骤6,关闭启停开关;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油箱盖的自动开闭方法,打开所述启停开关即可控制所述从动挡板自动完成自动开盖、预备闭盖、全部闭盖的动作,配合插入和拔出加油枪即可完成加油操作,并且避免由于忘记关闭油箱盖而造成的汽油泄漏等问题;还可以调节所述从动挡板移动速度。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油箱盖 自动开闭 闭盖 挡板 启停开关 自动开盖 拔出 油枪 预备 挡板移动 动力装置 汽油泄漏 箱盖本体 自动完成 加油枪 油箱盖 开闭 加油 配合 | ||
【主权项】:
1.一种汽车油箱盖的自动开闭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一种自动开闭的汽车油箱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箱盖本体(1)、动力装置(2)、从动挡板(3);所述箱盖本体(1)为空心矩形壳体,所述箱盖本体(1)包括:后置底板(11),呈矩形状,所述后置底板(11)右半部分上方设有与油箱连通的油枪插孔(11a),所述油枪插孔(11a)右下方设有右限位块(11b),所述后置底板(11)左半部分设有左限位块(11c);外周侧壁(12),设在所述后置底板(11)前端面外沿;前置顶板(13),设在所述外周侧壁(12)前端面,所述前置顶板(13)右半部分设有前置窗口(13a);所述动力装置(2)包括:驱动圆筒(21),设在所述后置底板(11)任一拐角,包括呈空心矩形筒状的圆筒本体(21a)、对称式设在所述圆筒本体(21a)侧壁下沿两侧的皮带插孔(21b)、对称式设在所述圆筒本体(21a)侧壁上沿两侧的轴向滑孔(21c);驱动电机(22),设在所述驱动圆筒(21)上端面下方;太阳齿轮(23),设在所述驱动电机(22)下方,由所述驱动电机(22)驱动;行星支架(24),包括可转动的设在所述圆筒本体(21a)内的下置辊轮(24a)、周向均布在所述下置辊轮(24a)上端面并向上向外延伸的倾斜辊轴(24b)、可转动的设在所述倾斜辊轴(24b)上的行星齿轮(24c),所述行星齿轮(24c)下端与所述太阳齿轮(23)螺接,所述行星齿轮(24c)上端成型有上窄下宽的锥形端头且所述锥形端头外侧面呈竖直方向设置;滑动外圈(25),包括设在所述圆筒本体(21a)内并与所述行星齿轮(24c)上端外侧面传动连接的可调外圈(25a)、对称设在所述可调外圈(25a)外侧并插入所述轴向插孔(21c)内的连接横杆(25b)、套设在所述圆筒本体(21a)上端并与所述连接横杆(25b)连接的筒状支架(25c);复位弹簧(26),设在所述筒状支架(25c)内,上端与所述筒状支架(25c)上端面抵接而下端与所述圆筒本体(21a)抵接;启停开关(27),设在所述筒状支架(25c)上端面上方,所述启停开关(27)通过可充电电源与所述驱动电机(22)电连接,所述可充电电源设在所述筒状支架(25c)外壁;转向辊轮(28),设有三只,分别设在所述后置底板(11)上其他三个拐角;传动皮带(29),呈闭合环状,所述传动皮带(29)经由皮带插孔(21b)与所述转向辊轮(28)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皮带(29)同时与三只转向辊轮(28)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皮带(29)内沿成型有齿纹;所述从动挡板(3)包括:挡板本体(31),设在所述后置底板(11)上,位于所述传动皮带(29)之间,所述挡板本体(31)沿上下方向贯通设有换向插孔(31a);换向插杆(32),包括插杆本体(32a)、设在所述插杆本体(32a)中部左端的左置插头(32b)、设在所述左置插头(32b)上端面的第一磁铁(32c)、设在所述插杆本体(32a)中部右端的右置插头(32d)、设在所述右置插头(32d)下端的第二磁铁(32e),所述左置插头(32b)、右置插头(32d)止端均为由左上向右下倾斜的倾斜端面;左置触头(33),包括设在所述换向插孔(31a)左侧的左置插孔(33a)、设在所述左置插孔(33a)上方的与所述第一磁铁(32c)配合的第三磁铁(33b)、设在所述左置插孔(33a)上端面的左置弹簧孔(33c)、插设在所述左置插孔(33a)左侧的左置触杆(33d)、设在所述左置触杆(33d)上端并插设在所述左置弹簧孔(33c)内的左置插头(33e)、设在所述左置弹簧孔(33c)内并驱动所述左置插头(33e)向左移动的左推压簧(33f),所述左置触杆(33d)右端面成型为由左上向右下倾斜的倾斜端面;右置触头(34),包括设在所述换向插孔(31a)右侧的右置插孔(34a)、设在所述右置插孔(34a)下方的与所述第二磁铁(32e)配合的第四磁铁(34b)、设在所述右置插孔(34a)下端面的右置弹簧孔(34c)、插设在所述右置插孔(34a)右侧的右置触杆(34d)、设在所述右置触杆(34c)下端并插设在所述右置弹簧孔(34c)内的右置插头(34e)、设在所述右置弹簧孔(34c)内并驱动所述右置插头(34e)向右移动的右置弹簧(34f),所述右置触杆(34c)左端面成型为由左上向右下倾斜的倾斜端面;按压侧孔(35),设在所述挡板本体(31)右侧与所述启停开关(27)对应处;所述开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自动开盖:透过所述按压侧孔(35)打开所述启停开关(27),所述驱动电机(22)带动所述太阳齿轮(23)转动,所述太阳齿轮(23)驱动所述行星齿轮(24c)一边自传一边围绕太阳齿轮(23)公转,所述行星齿轮(24c)驱动所述下置辊轮(24a)转动,进而带动所述传动皮带(29)转动;常态下所述传动皮带(29)做顺时针转动,并且所述第二磁铁(32e)与第四磁铁(34b)吸附固定使得所述换向插杆(32)处于低位并与所述传动皮带(29)下边传动接触,所述传动皮带(29)通过换向插杆(32)带动所述从动挡板(3)向左移动,所述前置窗口(13a)打开;步骤2,插入油枪:迅速将加油枪枪口经由所述油枪插孔(11a)插入油箱内,并开始加油;步骤3,预备闭盖:所述从动挡板(3)向左移动直至所述左置触杆(33d)抵靠在所述左限位块(11c)上,所述从动挡板(3)继续向左移动使得所述左置触杆(33d)相对从动挡板(3)向右移动,所述左置触杆(33d)作用于所述左置插头(32b)进而驱动换向插杆(32)上行,所述换向插杆(32)上端与传动皮带(29)上边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磁铁(32c)与第三磁铁(33b)贴合固定;所述传动皮带(29)通过换向插杆(32)带动所述从动挡板(3)向右移动,直至所述从动挡板(3)抵靠在所述加油枪枪口而被卡止,所述插杆本体(32a)在所述传动皮带(29)上打滑,所述从动挡板(3)保持静止;步骤4,拔出油枪:加油完毕后拔出油枪;步骤5,全部闭盖:所述换向插杆(32)继续带动所述从动挡板(3)向右移动,直至所述从动挡板(3)将所述前置窗口(13a)封闭;所述从动挡板(3)继续向右移动直至所述右置触杆(34d)抵靠在右限位块(11b)上,所述从动挡板(3)继续向右移动使得所述右置触杆(34d)相对所述从动挡板(3)向左移动,所述右置触杆(34d)作用于所述右置插头(32d)进而驱动换向插杆(32)下行,第二磁铁(32e)与第四磁铁(34b)吸附固定使得所述换向插杆(32)处于低位并与所述传动皮带(29)下边传动接触;步骤6,关闭启停开关(27)。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未经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84468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