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纤维沥青混凝土黏弹性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18139.0 | 申请日: | 2017-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0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徐勋倩;陈建平;徐勋伟;仇云强;张振;沙海洋;王琦;郭鑫峰;李朋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10/04 | 分类号: | G06Q10/04;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沥青混凝土黏弹性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经过FRA材料模型的构建、FRA松弛模型与蠕变柔量的推导、车辙试验响应分析、SMA‑13黏弹性特征参数测定和对模型的有效值进行验证步骤,完成纤维沥青混凝土黏弹性预测模型的构建;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采用FRA黏弹性行为的模型,可以较好地表征了纤维增强沥青混凝土粘弹性性能,有效提高了纤维沥青混凝土细观数值模型的切实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沥青 混凝土 弹性 预测 模型 构建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纤维沥青混凝土黏弹性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FRA材料模型的构建、FRA松弛模型与蠕变柔量的推导、车辙试验响应分析、SMA‑13黏弹性特征参数测定和对模型的有效值进行验证步骤,完成纤维沥青混凝土黏弹性预测模型的构建;具体步骤如下:(1)FRA材料模型的构建:A.三参数固定模型的构建:三参数固定模型由弹簧单元和Kelvin模型串联组成,其本构方程为:σ=q0ϵ+q1ϵ·,q1≥p1q0---(1)]]>施加载荷σ=σ0H(t) (2)式中,σ0为恒定压力,H(t)为Heaviside函数,对式(2)进行拉普拉斯变换及其逆变换,得沥青混凝土蠕变柔量F0(t);F0(t)=1E1+1E2(1-exp(-E2tη2))---(3)]]>B.FRA体积单元:选用FRA体积单元,基体应力通过界面和端部传递给纤维,FRA表现出的材料特性为黏弹性,FRA的纤维长径比和体积分数分别为m=2l/d、vf=d2l/D2L,由几何对称性、边界条件和荷载,将FRA模型简化轴对称形式,模型中沥青混凝土弹性模量和黏壶粘度为E1、E2和η2,纤维弹性模量为E3;C.FRA黏弹性模型:当轴荷载作用于FRA体积单元两端时,单元内的应力场可分为4个区域:区域Ⅰ‑应力均匀,并受纤维保护的沥青混凝土基体材料;区域Ⅱ‑应力均匀,但不受纤维影响的沥青混凝土基体材料;区域Ⅲ‑应力均匀的纤维材料;区域Ⅳ‑应力不均匀的过渡区,包括有纤维的根部以及其周围的沥青混凝土基体,随着纤维长径比的增大,区域Ⅳ相对尺寸不断降低,甚至可忽略不计,因此,将FRA单元简化为区域Ⅰ与区域Ⅲ并联,同时与区域Ⅱ串联,构造修正的FRA粘弹性模型;FRA黏弹性模型各区域参数如下:区域ⅠE1I=1-r2fE1,E2I=1-r2fE2,η2I=1-r2fη2]]>区域ⅡE1II=E11-f,E2II=E21-f,η2II=η21-f]]>区域ⅢE3III=r2E3f]]>式中,比半径r=a/b,比长度f=l/L;荷载作用下模型的应力、应变为:σ=σI+σIII=σII (4)ε=εI+εII=εII+εIII (5)由式(1)得,区域Ⅰ本构方程:E1I+E2IE1I·1η2IσI+1E1IdσIdt=E2Iη2IϵI+dϵIdt---(6)]]>区域Ⅱ本构方程:E1II+E2IIE1II·1η2IIσII+1E1IIdσIIdt=E2IIη2IIϵII+dϵIIdt---(7)]]>区域Ⅲ本构方程:σIII=E3IIIϵIII---(8)]]>对式(6‑8)进行拉普拉斯变换,并代入式(4)和式(5),得到FRA模型拉普拉斯空间内的本构方程:ϵ(s)(s+E2IIη2II)=[(E1II+E2IIE1II)1η2II+s1E1II+(s+E2IIη2II)×(E1I+E2IE1I)1η2I+s1E1I(E1I+E2IE1I)E3IIIη2I+sE3IIIη1I+s+E2Iη2I]σ(s)---(9)]]>对式(9)进行拉普拉斯逆变换,形成微分型本构方程:p0σ+p1σ·+p2σ··=q0ϵ+q1ϵ·+q2ϵ··---(10)]]>p0=1η2Iη2II[(1+E2Iη1I)E2II+(1+E2IIE1II)E2I+(1+E2IE1I)(1+E2IIE1II)E3III]]]>p1=(1+E2IE1I)(1+E2IIE1II)1η2I+(1+E2IIE1II)(1+E3IIIE1I)1η2II+E2IE1Iη2I+E2IIE1Iη2II]]]>p2=1E1I+1E1II+E3IIIE1IE1II]]>q2=1+E3IIIE1I]]>(2)FRA松弛模型与蠕变柔量的推导:将式(2)的拉普拉斯变换后,代入式(9),得ϵ(s)(s+E2IIη2II)=[(s+E2IIη2II)×(E1I+E2IE1I)1η2I+s1E1I(E1I+E2IE1I)E3IIIη2I+sE3IIIE1I+s+E2Iη2I+(E1II+E2IIE1II)1η2II+s1E1II]σ0s(s+E2IIη2II)---(11)]]>对式(11)进行拉普拉斯逆变换,得:ε(t)=σ0H(t)Fc(t) (12)由此得,松弛模量:Ec(t)=[E1IE2IE1I+E2I+(E1I)2E1I+E2Iexp(-E1I+E2Iη2It)+E3III]·[E1IIE2IIE1II+E2II+(E1II)2E1II+E2IIexp(-E1II+E2IIη2IIt)]·[E1IE2IE1I+E2I+E1IIE2IIE1II+E2II+(E1I)2E1I+E2Iexp(-E1I+E2Iη2It)+(E1II)2E1II+E2IIexp(-E1II+E2IIη2IIt)+E3III]-1---(13)]]>蠕变柔量:Fc(t)=1E1I+E3III+(E1II)2(E1I+E3III)(E1IE2I+E1IE3III+E2IE3III)×[1-exp(-E1IE2I+E1IE3III+E2IE3III)η21(E1I+E3III)t)+1E1II+1E2II[1-exp(-E2IIη2IIt)]---(14)]]>(3)车辙试验响应分析:车辙试验实在室内模拟现场车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的抗变形能力,采用积分型蠕变本构方程,积分型蠕变本构方程为:ϵ=σ0J(t)+∫0tJ(t-γ)dσ(γ)dγdγ---(15)]]>广义虎克定理应力‑应变关系为:ϵx=1E[σx-μ(σy+σz)]ϵy=1E[σy-μ(σx+σz)]ϵz=1E[σz-μ(σx+σy)]---(16)]]>令ϵz=1E[σz-μ(Kσx+Kσy)]=(1-2μK)σzE---(17)]]>车辙试验中,钢试模完全侧限作用下三向应力为(1‑2μK)σ0,式(5)为ϵ=(1-2μK)[σ0J(t)+∫0tJ(t-γ)dσ(γ)dγdγ]---(18)]]>试验中,加载形式为周期性、阶跃性,由积分型本构方程(18)和阶跃荷载作用原理,车辙试件的永久变形响应数学方程为S(t)=(1-2μK)σ0{1E1+1η2[t+n(t0-T)]+1E2·[(et0/τ-1)(1-enT/τ)(1-enT/τ)et0/τ+(1-enT-t/τ)]}=σ0·(1-2μ21-μ)·{1E1+t0tη2T+1E2[(et0/τ-1)(1-et/τ)(1-eT/τ)et0/τ]}---(19)]]>(4)SMA‑13黏弹性特征参数测定:SMA‑13试验混合料采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级配范围的中值为目标级配。对该材料配比的SMA‑13沥青混合料车辙试件,分别进行30℃、40℃、50℃、60℃下的车辙试验,碾压次数为42±1次/min,作用荷载0.7±0.05MPa,荷载作用时间为1h,每次平行试件3个,测出车辙平均深度值,代入式(19),得SMA‑13蠕变试验黏弹性参数及特征时间;(5)对模型的有效值进行验证:a.选用纤维直径2a=10μm、弹性模量E3=17Gpa,取纤维的体积分数Vf=1‑5%、比长度f=0.3‑0.5,由预测式(13)和式(14),计算环境温度30℃下不同纤维体积分数和比长度组合下的SMA‑13沥青混合料松弛模量的增强系数和减柔系数;b.选用纤维直径2a=10μm、体积分数Vf=3%,取纤维的弹性模量E3=10‑70Gpa、比长度f=0.3‑0.5,由预测式(13)和式(14),计算环境温度30℃下不同纤维弹性模量和比长度组合下的SMA‑13沥青混合料松弛模量的增强系数和减柔系数,完成对模型的验证,从而,完成纤维沥青混凝土黏弹性预测模型的构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81813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 计算;推算;计数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