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学习的移动应用间关联和用户界面自动生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86911.8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13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任伟;郭瑾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G06F9/451 | 分类号: | G06F9/451;G06F9/54;G06F11/30 |
代理公司: | 42214 武汉华旭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江钊芳<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学习的移动应用间关联和用户界面自动生成方法,包括自学习判断两应用为同类关联自动检测方法、建立关联学习方法、用户补充创建关联应用方法和自动检测更新方法;本方法基于手机软件开发时在系统中建立监控程序,通过监控程序提取数据进行分析匹配,存放表格,在应用程序调用手机某功能时,自动弹出界面提供多选项供用户选择及启用相关联应用。用户的手机通过使用本方法,监控程序经一段自学习调整和自动更新,监控程序的列表自动趋于完整和精确。本方法增强了移动应用对于其他软件的灵活启用,既使应用本身完善又使其他应用被更大限度地使用,节省了操作步骤和时间,适应不同用户的个性化以及便捷性的操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学习 移动 应用 关联 用户界面 自动 生成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自学习的移动应用间关联和用户界面自动生成方法,包括自学习判断两个应用为同类关联自动检测方法、自学习建立关联学习方法,用户补充创建关联应用方法以及自动检测更新方法;所述的自学习的移动应用间关联和用户界面自动生成方法基于手机生产厂家在软件开发时在系统中建立一个监控程序;其特征在于:/n⑴、所述的自学习判断两个应用为同类关联自动检测方法,按如下步骤操作:/n(1.1)、在手机系统中利用建立的监控程序,收集所有应用及其调用的API,和API的使用时间;/n(1.2)、在监控程序中建立表格T1=<APP,API1,TIME1,API2,TIME2,…,APIn,TIMEn>,监控程序记录每个应用调用应用权限的API1~APIn,以及每个API开启时长TIME,用使用时长对API进行加权,并且通过计算应用之间的匹配程度找到同类应用;表格T1中APP表示当前应用,API1~APIn表示当前应用开启的权限,TIME1~TIMEn表示每个API的开启时长;/n(1.3)、设置一个时间统计,统计每个API被调用的时长,对API进行加权,并且设置一个API使用时长的阈值Th2;同时采用自定义的方法对自动检测更新中的时间t进行设置,即当某一项API的使用时间小于阈值Th2,则每t分钟更新一次表格;若某一项API的使用时间大于阈值Th2,则停止对该应用的监控记录;/n(1.4)、在监控程序中进行两个应用之间匹配度计算,并设置一个匹配度阈值Th1,通过比较API的调用情况来判断同类应用,当两个应用的匹配度大于阈值Th1时,则判断这两个应用为同类应用;/n(1.5)、监控程序将同类应用放在一起,建立同类应用表格,T2=<APP1,APP2,…,APPn>,将找到的同类应用放在表格中;/n(1.6)、建立同类应用调用表格,T3=<Ori,Turn,APP1,DEL1,APP2,DEL2,…,APPn,DELn>,表格T3是应用实际运行时进行应用关联调用参考的表格;/nT2、T3中APP1~APPn表示同类应用;T3中若两个应用A、B,当应用A启用应用B时,将应用A叫做原始应用,存在Ori项中;用户是否使用了弹窗或者关闭了弹窗,存放在Turn项中;DEL1~DEL n表示该关联是否被用户手动删除,被用户手动删除的应用,在列表更新时不再添加与该应用之间的关联;/n监控程序自动识别应用A关联了哪些应用,从T2表格中找到关联应用的同类应用添加到表格T3中,每一个被应用A关联的应用及其同类应用,即APP,在表格T3中占据新的一行;/n(1.7)、监控程序将同类应用程序及其关联应用放在一起,即表格T3中,当其中某一关联应用被启用时,在表格T3中寻找是否存在同类应用,若不存在同类应用,则结束操作,若存在同类应用,则自动弹出弹窗显示其所有同类应用供用户选择;/n(1.8)、用户选择打开应用或不再提醒;当用户选择打开应用则打开某同类应用;或者当用户选择不再提醒,则T3表格中的Turn记为弹窗不打开;结束操作;/n⑵所述的通过自学习建立关联学习方法,按如下步骤操作:/n(2.1)、在手机系统中使用监控程序记录APP的调用顺序,及每个应用所调用的API;/n(2.2)、监控程序自动收集每个应用的调用时间;/n(2.3)、在监控程序中,建立表格T4=<TIME,APP,API1,API2,…,APIn>;TIME表示应用的使用时间,APP表示当前应用,API1~APIn表示当前应用所启用的权限,按照启用顺序存放在列表中;APP同样按照启用顺序存放,即当开始下一应用的使用时,列表进入下一行;/n(2.4)、监控程序自动在表格T4中查找是否存在ABA的应用程序顺序,若否,则返回步骤(2.1);若是,进入下一步骤;所述的ABA的应用程序顺序是指用户在使用A应用时,需要B应用的数据或者向B应用传递数据,再返回A应用,这时用户开启应用的顺序通常是ABA;/n(2.5)、在监控程序中,按时间顺序记录应用B的开启时间,且设置一个阈值Th3,若开启时间大于阈值Th3,则返回重新操作步骤(2.1);若开启时间小于阈值Th3,则进入下一步骤;/n(2.6)、监控在A和B中是否使用了数据拷贝和粘贴的API,若否,则返回操作步骤(2.1);若是,则判断A、B为关联应用,进入下一步骤;/n(2.7)、建立关联应用表格T5=<Ori,APP1,DEL1,APP2,DEL2,…,APPn,DELn>;/n表格T5中:Ori表示原始应用,APP1~APPn表示和A关联的n个应用,DEL1~DELn表示该关联应用关系是否被用户手动删除;/n(2.8)、用户先打开需要进行数据传递的两个应用,以及相应位置;进行数据拷贝的为应用A,进行数据粘贴的为应用B;监控程序自动判断数据拷贝的API是否被启用,若未被启用,监控程序处于持续监控状态;若被启用,进入下一步骤;/n(2.9)、在用户界面上自动生成关联应用数据共享图标,用户点击共享图标,监控程序自动在关联应用B相应位置粘贴数据,结束操作;/n⑶、所述的用户补充创建关联应用的方法,是指用户的手机使用一段时间后,若在监控程序中还未匹配出关联应用,或者用户想要删除某些关联应用时,则在T3和T5表格中添加或删除,用户手动删除的应用在列表的DEL项中进行标记,当然监控程序都会自动识别手机中是否增加或者卸载了某些软件,并对表格进行不定期的更新;/n⑷、所述的自动检测更新方法,是指监控程序自动检测手机中是否有应用被添加和卸载,若存在软件更新,则监控程序对于该软件重新进行检测,若不存在软件更新,则无需不断更改列表;若存在软件卸载,则在列表中删除与该软件的相关信息。/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68691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