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氧铜杆的连铸连轧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41591.4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41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尚成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明光电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46 | 分类号: | B21B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地址: | 22668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氧铜杆的连铸连轧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电解铜原料投放入封闭混合熔料炉中进行熔炼,通入还原性气体,然后由封闭混合熔料炉的出铜口放出,经熔融铜液导流槽流入熔融铜液浇包,打开熔融铜液浇包的浇铸闸门,通过熔融铜液浇包的不锈钢浇咀连续、均匀地将熔融铜液浇铸到连铸结晶器中形成连铸铜锭,在连铸铜锭表面迅速均匀涂抹一层抗氧化润滑油,送入轧机轧制成无氧铜杆,对无氧铜杆进行冷却,直至无氧铜杆的温度降至80摄氏度以下,然后将无氧铜杆表面的抗氧化油脂擦拭除去,再用少量工业酒精擦拭无氧铜杆的表面即可打包入库。本发明能够提高连铸连轧工艺制备获得的无氧铜杆的品质。 | ||
搜索关键词: | 无氧铜杆 熔融铜液 连铸连轧 抗氧化 连铸 熔料 铜锭 生产工艺 擦拭 浇铸 电解铜原料 还原性气体 连铸结晶器 打包入库 工业酒精 工艺制备 均匀涂抹 导流槽 润滑油 温度降 封闭 熔炼 炉中 铜口 轧机 不锈钢 冷却 送入 闸门 投放 | ||
【主权项】:
1.一种无氧铜杆的连铸连轧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电解铜原料投放入封闭混合熔料炉中进行熔炼,熔炼温度为1160~1180摄氏度,当电解铜完全熔融后,通过封闭混合熔料炉底部的通气进口向熔融铜液中通入还原性气体,还原性气体从熔融铜液中逸出后,经封闭混合熔料炉顶部的通气出口排出,还原性气体为氮气和一氧化碳按照1/9的体积比混合的混合气体,且对通气出口排出的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浓度进行检测,当通气出口排出的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体积为10%时,方可停止步骤一的操作而进行步骤二的操作;步骤二、将熔炼后的熔融铜液由封闭混合熔料炉的出铜口放出,经熔融铜液导流槽流入熔融铜液浇包,熔融铜液导流槽和熔融铜液浇包均与外界大气封闭,且在熔融铜液流经期间,熔融铜液导流槽和熔融铜液浇包中持续通入步骤一中的还原性气体,熔融铜液浇包的底部设有煤气烘烤装置,浇铸过程中,熔融铜液浇包内熔融铜液的温度保持为1110~1130摄氏度,熔融铜液的氧含量小于等于20ppm;步骤三、打开熔融铜液浇包的浇铸闸门,通过熔融铜液浇包的不锈钢浇咀连续、均匀地将熔融铜液浇铸到连铸结晶器中,熔融铜液在连铸结晶器中冷却而结晶形成连铸铜锭,连铸结晶器的冷却水管道中持续通入冷却水以保持连铸结晶器的冷却效果;步骤四、在连铸结晶器的出锭位置设置油脂涂抹机构,对连铸结晶器排出的连铸铜锭表面迅速均匀涂抹一层抗氧化润滑油,所述抗氧化润滑油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石墨8~12份,三乙醇胺4~7份,纤维素9~15份,葵二酸5~11份,对羟基苯甲基醛4~8份,高温牛油40~60份,油脂涂抹机构为高压雾化环,高压雾化环通过氮气对抗氧化润滑油进行加压雾化,高压雾化环朝向连铸结晶器的出锭位置喷射环形的抗氧化润滑油雾流;步骤五、通过剔锭器使连铸结晶器的出锭位置排出的连铸铜锭脱离连铸结晶器,并通过引桥输送至校直辊和锭角机,以修除连铸铜锭上的锐角凸起,制成铜材铸坯;步骤六、通过夹送辊和导卫装置将铜材铸坯送入轧机,轧制成无氧铜杆,对无氧铜杆进行冷却,直至无氧铜杆的温度降至80摄氏度以下,然后将无氧铜杆表面的抗氧化润滑油擦拭除去,再用少量工业酒精擦拭无氧铜杆的表面即可打包入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明光电线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明光电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64159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旋流器的上游和下游具有燃料喷射装置的改进的旋流燃烧器
- 下一篇:电动切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