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T形结构的纳米线热导率的测量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25233.4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03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蒋昱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T形结构的纳米线热导率的测量装置及方法,将热线两端搭接在热沉上,将待测线搭接在热线和热沉之间,由于部分热量沿待测线方向导走,沿热线方向的温度分布将发生变化,即由抛物线形变为双拱形,热线平均温度将明显下降。通过测量热线的平均温升的变化,就可求解得到待测线引入的总热阻,从而求得待测线的热导率。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测量精度高,可用于包括导电、非导电细丝材料热导率的测量,具有很大的通用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结构 纳米 线热导率 测量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1.基于T形结构的纳米线热导率的测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在测量碳纤维热导率之前,首先采用直接通电加热法对热线的电学和热学性质进行校正,将热线两端都搭接在热沉上,并通入直流电加热,沿热线长度方向的温度分布将呈抛物形,考虑热线表面热辐射损失,通入电流I以后,得到沿热线方向的一维稳态导热方程为:
ΔT为热线温升,I通过热线电流,V热线两端电压,λ热线热导率,l热线长度,h=εσ(T2+Tsurr2)(T+Tsurr)≈4εσT03,得到的热线平均温升为:
第二步:Pt电阻温度计的工作范围为13.8~1023K,在该温度范围内,Pt电阻率可以表示为温度的三次方关系:ρe=ρ273[1+A(T‑273)+B(T‑273)2]其中ρ273表示温度为273K对应的电阻率,A、B分别近似为3.98×10‑3K‑1和‑5.85×10‑7K‑2,定义阻温系数为:
由于B是负数,βT将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可用一阶线性近似代替求导,即:
因此,Pt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为:
装置测量过程中,由于是很小的温度区间内校正Pt线的阻温系数,从而保证上式线性近似的准确性;通过测量Pt线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可在不同的工作温度拟合得到对应的阻温系数,截面一致的Pt线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为:
因此,通过测量Pt热线的电阻,就可由上式得到热线的平均温升,与第一步计算得到的平均温升
作比较,对Pt热线的电学和热学性质进行校正;第三步:将待测线的一端搭接在热线中间位置,另一端连接在热沉上,并保证搭接待测线的热沉为电绝缘,即待测线上没有电流通过,当搭接碳纤维以后,由于部分热量沿碳纤维方向导走,热线温度将变成双拱形,如果考虑表面热辐射损失,可得待测线的温度控制方程为:
根据边界条件,联立方程可求得搭接待测线之后的热线平均温升:
其中
hf≈4εfσT03,Rc为待测线与热线之间的接触热阻,Rf为待测线热阻,lf、λf、Sf分别是待测线的长度、热导率、横截面积,S热线横截面积;第四步,由接入待测线后热线的平均温升
计算得到待测线的热阻Rf,根据热阻的计算公式Rf=lf/(λfSf)即可求得待测线的热导率λf。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62523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