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混沌粒子群算法的局部阴影下光伏列阵功率追踪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09480.5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3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朱林;付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N3/00 | 分类号: | G06N3/00;G06N7/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沌粒子群算法的光伏列阵最大功率追踪方法,包括S10、设置混沌粒子群算法基本参数;S20、利用粒子位置表示电压值,对光伏列阵两端的电压值进行设置,测量当前电压值下光伏列阵的输出功率;S30、对当前粒子间间距进行计算,若当前间距小于设定值,则跳至步骤S40,否则,再次引入混沌变量,令粒子在搜索空间范围内进行全局搜索,根据粒子状态的不同进行粒子移动速度和位置的更新,返回S20;S40、若当前粒子间距小于设定值,则认为粒子均集中,表示找到光伏列阵最大功率输出点所对应的电压值,停止迭代。所述方法不依赖粒子群的初始位置,通过粒子混沌状态与稳定状态的交替快速获得局部阴影下光伏列阵的最大功率点。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混沌 粒子 算法 局部 阴影 下光伏 列阵 功率 追踪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混沌粒子群算法的光伏列阵最大功率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对混沌粒子群算法的基本参数进行设置,包括粒子维数D,粒子总数N,学习因子c1和学习因子c2,惯性权数w,混沌因子rid,混沌变量cid,搜索测度和移动因子M;步骤S20、利用粒子的位置表示电压值,对最大功率追踪系统的光伏列阵两端的电压值进行设置,测量当前设置的电压值下光伏列阵的输出功率值;步骤S30、对当前粒子间的间距进行计算,若当前粒子间的间距小于设定值,则跳至步骤S40,否则,再次引入混沌变量,令粒子在搜索空间范围内进行全局搜索,根据粒子状态的不同进行粒子移动速度和粒子位置的更新,返回步骤S20;步骤S40、若当前粒子间的间距小于设定值,则认为粒子均集中,且当前粒子间的间距值为最大功率点处对应的电压值,停止迭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60948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