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熊猫野化放归人工介入的驯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76548.4 | 申请日: | 201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60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和;侯蓉;齐敦武;詹姆斯·斯帕提拉;杰克·欧文;拉曼卡兰;毕温磊;周延山;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晏辉;赵宇 |
地址: | 61008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熊猫野化放归人工介入的驯化方法,它包括(1)感情培养:将野放个体与母兽隔离,放归人员与野放个体进行单独接触;(2)行为训练:放归人员对野放个体的行为进行训练,包括活动量、爬树能力、独立性、对外界的警觉性及探究能力的训练;(3)野外环境适应:放归人员对野放个体的野外生存能力进行训练,包括寻找食物、寻找水源、躲避天敌及隐蔽能力的训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在大熊猫野化培训过程中增加人工介入,有利于放归个体和科研人员的感情建立,便于放归后的监测;本发明大熊猫野化放归在人为引导下,使野放个体逐步适应野外环境;提高它们适应野外环境的能力,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放归的成功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熊猫 野化放归 人工 介入 驯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大熊猫野化放归人工介入的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感情培养:将野放个体与母兽隔离,放归人员与野放个体进行单独接触;(2)行为训练:放归人员对野放个体的行为进行训练,包括活动量、爬树能力、独立性、对外界的警觉性及探究能力的训练,训练场地为第一半野化训练场;(3)野外环境适应:放归人员对野放个体的野外生存能力进行训练,包括寻找食物、寻找水源、躲避天敌及隐蔽能力的训练,训练场地为第二半野化训练场;所述第一半野化训练场是人为根据模拟野外环境修建的围栏区域,该区域具备人工圈养大熊猫个体野外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过渡性适应的食物和自然水源、野外大熊猫生存的伴生动物条件,该区域无大熊猫天敌;所述第二半野化训练场具备野生大熊猫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过渡性适应的食物和自然水源、野外大熊猫生存的伴生动物条件,并根据地形设有多个投食点,该区域无大熊猫天敌;(4)放归野外:将经过步骤(1)、步骤(2)、步骤(3)训练后的野放个体放归至野生大熊猫栖息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未经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57654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杂疾病诊断系统
- 下一篇:一种医疗监护安全诊断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