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式换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96322.3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5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国利 |
主分类号: | F28D7/02 | 分类号: | F28D7/02;F28D15/02;F28F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750 河南省焦***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一种立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塔,导流板,固定条,热管,导热管;换热塔是上下立着安装的;换热塔上有换热塔进口,换热塔出口。每层的导热管安装放在换热塔的塔体上的支架上,导热管的导热管进口、导热管出口延伸出换热塔时;热管的金属管下端的凹形封头通过焊接固定在导热管的管面上。导流板是平放状态地安装在螺旋形状导热管的下面。立式换热器在相同大小的空间体积的情况下,散热面积增加了8—30倍,有利于热能的热传导热辐射,导流板延长了待加热的气体、液体在换热塔内的换热、加热时间,提高气体、液体在换热塔内的换热效率,扩大了热能的换热速度,热能被很好的得到导热换热。每一根热管是单独的一个整体焊接在导热管的外面,当一根热管出现损坏产生泄漏,不影响整个立式换热器的使用。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塔 导热管 立式换热器 热管 导流板 换热 加热 导热 凹形封头 焊接固定 螺旋形状 面积增加 平放状态 整体焊接 热效率 固定条 金属管 热传导 热辐射 热能被 散热 塔体 支架 进口 出口 泄漏 延伸 | ||
【主权项】:
1.一种立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立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塔(1),导流板(4),固定条(10),热管(2),导热管(3);所述的换热塔(1)是上下立着安装的;换热塔(1)的塔体外面有保温层;换热塔(1)上有换热塔进口(7),换热塔出口(8);所述的安装在换热塔(1)内的导热管(3)是金属管;导热管(3)的直径是13—48mm;每层的导热管(3)是螺旋形状,螺旋形状的导热管(3)依次一层一层的安装在换热塔(1)内;每层的螺旋形状的导热管(3)安装放在换热塔(1)的塔体上的支架(9)上;连接上下层螺旋形状导热管(3)的导热管(3)是直的导热管(3);支架(9)托着螺旋形状的导热管(3),螺旋形状的导热管(3)和支架(9)不是固定连接为一体的;螺旋形状的导热管的导热管(3)和导热管(3)之间的间距是40—120mm;上面一层螺旋形状导热管(3)的导热管出口(5)通过导热管(3)固定连接在相邻的下一层的螺旋形状导热管(3)的导热管进口(6)上;换热塔(1)内的上面一层的螺旋形状导热管(3)的的导热管进口(6)一端延伸出换热塔(1);换热塔(1)内的下面一层的螺旋形状导热管(3)的导热管出口(5)一端延伸出换热塔(1);螺旋形状导热管(3)的导热管进口(6)、导热管出口(5)延伸出换热塔(1)时,导热管(3)和换热塔(1)塔体的连接处要固定密封为一体;导热管(3)延伸出换热塔(1)的塔体处是密封不透气的;所述的导流板(4)是平放状态地安装在每层的螺旋形状导热管(3)的下面;所述的热管(2)是翅片热管,或者是光管热管;热管(2)包括金属管,导热工质(12),翅片,凹形封头;导热工质(12)在两端密封的金属管的管内;翅片固定在金属管的管壁外面,翅片和金属管是一体的;金属管的下端与凹形封头(11)固定连接密封的,金属管的上端是固定密封的;所述的热管(2)下端的凹形封头(11)的直径比金属管的管直径大;热管(2)下端的凹形封头(11)和导热管(3)的管面是充分贴合的,热管(2)下端的凹形封头(11)通过焊接固定在导热管(3)的管面上,热管(2)的下端和导热管(3)固定连接为一体;每个相邻的热管(2)有固定条(10)固定支撑;所述的热管(2)是单独的一个整体热管(2)焊接在导热管(3)的管上;热管(2)的内部和导热管(3)的内部是不相通的;立式换热器的换热工作流程如下:一、携带热能的导热介质(13)通过导热管(3)的导热管进口(6)进入导热管(3)内;二、导热管(3)内携带热能的导热介质(13)通过热管(2)下端凹形封头(11)给热管(2)内的液体状的导热工质(12)提供了热能;传导在凹形封头(11)上 热能使液体状的导热工质(12)快速气化,气化后的气体状的导热工质(12)运动在热管(2)内腔中,气体状的导热工质(12)携带热能通过金属管、翅片向外散热后,散热后的气体状的导热工质(12)冷凝为液体状的导热工质(12),冷凝后的液体状的导热工质(12)流到热管(2)的下端内部的凹形封头(11)后遇热再次气化,导热工质(12)不停在热管(2)内进行着相变导热换热;三、待加热的低温气体通过换热塔(1)的换热塔进口(7)进入换热塔(1)的内部,待加热的低温气体在换热塔(1)内由导流板(4)的引导呈S状向上移动;四、导热介质(13)携带的热能通过导热管(3)和热管(2)的热传导、热辐射给导热管(3)和热管(2)周围的低温气体进行导热换热;待加热的低温气体在换热仓(1)内向上移动过程中不断地得到了热能,成为了高温气体,最后高温气体通过换热塔(1)的换热塔出口(8)排出换热塔(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国利,未经张国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9632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闭式循环水超分子零排放系统
- 下一篇:一种废气余热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