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工河道护岸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71586.3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97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陆菊珠;吴金林;陆磊;闫瑞敏;陈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锦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E02B3/02 |
代理公司: | 11508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戴锦跃<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14024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河道护岸结构,旨在解决河道淤泥堆积导致河道变浅且已引起环境变差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河道护岸结构,包括分别位于河道两侧的地下连续墙、所述地下连续墙底端置于河道以下的硬土层中,地下连续墙之间还设置有拱形凸起,拱形凸起形成用于容纳淤泥的空腔,所述空腔与河道连通。本发明的河道护岸结构能够有效避免淤泥淤积,保持河道生态平衡。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河道 护岸 结构 | ||
【主权项】:
1.一种人工河道护岸结构,包括分别位于河道两侧的地下连续墙(1)、所述地下连续墙(1)底端置于河道以下的硬土层中,其特征在于:地下连续墙(1)之间还设置有拱形凸起(2),拱形凸起(2)形成用于容纳淤泥的空腔,所述空腔与河道连通;所述地下连续墙(1)上开设有斜向的通道(7),所述通道(7)连接至地下;所述通道(7)的开口处具有一端盖(8),端盖(8)与通道(7)之间形成朝向上方的缺口;在地下连续墙(1)的侧壁上还开设有若干的通道(7),相邻的通道(7)间隔相距至少十米,洞口直径0.5米,通道(7)呈倾斜向下延伸至两侧护岸的土方内,并且通道(7)的开口高度设置高于河道内正常水位的0.5米,正常状态下是表露在空气中,河道的水不会直接流入到通道(7)内,为了避免通道(7)开口处发生塌陷,在通道(7)的开口处浇筑一圈水泥构筑物,从而保证开口不会发生形变,并且在水泥构筑物上铰接有端盖(8),端盖(8)与开口相适配,并且端盖(8)在自然状态下,即非外力作用下相对于开口成打开状态并且形成有缺口,缺口朝向上方,这样不仅不影响小动物的进出,并且还会避免洞口被堵住,从而使河道周围的生态系统不会受到影响;所述拱形凸起(2)与地下连续墙(1)之间通过若干根支撑梁(3)连接,若干根支撑梁(3)等距间隔设置。/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锦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锦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7158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态湿地河道护岸
- 下一篇:一种气压翻板防灾连续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