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用按压弹出式隐藏杯托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42240.0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10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协庭;曾凯;邓辉辉;谷丽花;万长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五十铃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3/10 | 分类号: | B60N3/10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 代理人: | 张文 |
地址: | 3301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用按压弹出式隐藏杯托,它由杯托总成、杯托本体和杯托支架组成,杯托总成由杯托上壳体和杯托下壳体构成,杯托本体能在杯托总成上进行水平移动,杯托支架能在杯托本体上进行旋转。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不用时,杯托本体和杯托支架处于隐藏模式,外观美观,不占空间;2、使用时,按压杯托装饰板,杯托本体自动弹出并展开杯托支架,用完,将杯托本体推回便可自动上锁,使用简单、方便;3、在阻尼器的作用下,杯托本体弹出平缓,舒适性高,科技感强;4、杯托本体上锁和解锁可靠,杜绝误动作;5、杯托总成布置在出风口附近,利用出风口的气流可快速制作冷饮和热饮,满足乘客多元化需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按压 弹出式 隐藏 | ||
【主权项】:
一种汽车用按压弹出式隐藏杯托,其特征在于:包括杯托上壳体、锁止弹簧、杯托下壳体、杯托本体、侧支架弹簧、杯托支架、卷簧和阻尼器,在倒“凵”形的杯托上壳体的两个侧板外侧分别均匀设有若干个上壳体侧安装孔,在“凵”形的杯托下壳体的两个侧板外侧分别均匀设有若干个数量与上壳体侧安装孔的数量一致、位置对应且带内螺纹的下壳体侧安装柱,在杯托下壳体的底板外侧均匀设有两个下壳体底安装孔,侧螺钉从上向下穿过上壳体侧安装孔并旋入下壳体侧安装柱内,将杯托上壳体和杯托下壳体固定在一起并形成杯托总成,在杯托上壳体的顶板外侧均匀设有两个上壳体顶安装孔,上螺钉穿过上壳体顶安装孔将杯托总成固定在驾驶室内的仪表板上,合起来的杯托上壳体和杯托下壳体之间为杯托本体腔;在杯托下壳体的两内侧壁上各设有一个导轨槽,杯托本体的的两个侧板外侧各设有一条与杯托下壳体侧壁上的导轨槽配合使用的轨道,使得杯托本体能在杯托本体腔内水平移动;杯托支架的形状为由四块侧板围成的框形,在杯托支架左右侧板外壁的内端各设有一个向外凸出、对称设置的转轴,在杯托本体左右侧板内壁的内端各设有一个对称设置、与转轴配套使用的转轴凹槽,在杯托本体左右侧板内壁的内端、转轴凹槽的旁边设有一个杯托弹簧挡板,在杯托支架左右侧板外壁的内端、转轴的旁边设有一个支架弹簧挂孔,两个完全相同的侧支架弹簧的中间分别套在杯托支架的两个转轴上,杯托支架上的两个转轴的外端分别卡在杯托本体上的两个转轴凹槽中,侧支架弹簧的一端钩在弹簧挂孔中,侧支架弹簧的另一端钩在杯托弹簧挡板中,使得杯托支架的外端能在侧支架弹簧的作用下绕两个转轴进行翻转;在杯托本体的中间设有用于放置杯子的杯孔,在杯托本体的后面设有两个并排的轴孔凹槽,在杯托本体右侧的轴孔凹槽内设有轴孔,在杯托本体底板的后端设有V型槽,锁止弹簧的后端钩在杯托本体上的V型槽底部,在V型槽的左前方设有解锁斜面、右前方设有上锁斜面、后方设有两个复位斜面,锁止弹簧的前端插在杯托本体的轴孔中,用压条托住锁止弹簧,锁止弹簧就能以轴孔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在杯托下壳体底板的前端中间设有卷簧安装槽,在杯托本体的中间后端设有卷簧卡接槽,卷簧的头部从下往上穿过杯托下壳体的卷簧安装槽后卡接在杯托本体的卷簧卡接槽内;在杯托下壳体底板的前端左侧设有圆形的阻尼器安装孔,在杯托本体的左端下部内壁上设有齿条,上小下大的阻尼器由连为一体的下方圆柱形的底座和上方的齿轮构成,齿轮能相对于底座进行旋转,在阻尼器的底座的侧壁上对称设有两个与阻尼器安装孔上的两个卡槽配合使用的卡钩,阻尼器从下往上安装在杯托下壳体的阻尼器安装孔内,且阻尼器的两个卡钩卡在阻尼器安装孔的两个卡槽中,防止阻尼器从杯托下壳体的阻尼器安装孔中脱出,杯托下壳体通过阻尼器与杯托本体活动连接在一起,阻尼器的齿轮向上凸出杯托下壳体的底板后与杯托本体的齿条啮合,在杯托下壳体固定不动的情况下,通过阻尼器的齿轮的转动实现杯托本体在杯托下壳体内进行前后水平移动;在杯托支架后端设有一个连接杆,在连接杆的两端设有能与杯托本体的杯托弹簧挡板接触的限位面,在杯托下壳体的底板的上面设有将阻尼器和卷簧隔开的支撑筋,支撑筋后端的楔形斜面能与连接杆的侧壁中间部接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五十铃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五十铃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4224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