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载药杂化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30509.3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30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易强英;康珂;马瑾;顾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14 | 分类号: | A61K9/14;A61K31/704;A61K47/36;A61K47/04;A61K41/00;A61P35/00;C08B37/1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药杂化纳米粒子,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叠氮化三缩酮化合物的制备;(2)炔丙胺修饰肝素钠的制备;(3)炔丙胺修饰肝素钠接枝叠氮化三缩酮化合物;(4)载药杂化纳米粒子的制备。本发明以天然的聚合物肝素作为纳米粒子的骨架材料,其肝素是构成具有很好的生物安全性,通过特定的制备过程,制备出的载药杂化纳米粒子,其载药杂化纳米粒子的粒径在EPR效应范围内,可实现被动靶向,在过热环境下的响应性,可实现其在肿瘤细胞内高选择性的快速释药,因此制备出的载药杂化纳米粒子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其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等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载药杂化 纳米 粒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载药杂化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叠氮化三缩酮化合物的制备称取2,2‑二甲氧基‑苯基苯乙酮,加热使其融化,加入季戊四醇三烯丙基醚和硫代甘油,搅拌溶解后,在365nm紫外灯下搅拌反应1‑2h,然后加甲醇溶解,再加石油醚,搅拌静置后取甲醇层,除去溶剂,得到中间物1;中间体1和2,2‑二甲氧基丙烷混合,加入对甲苯磺酸水合物,于30℃‑40℃混合搅拌反应12‑16h,加入三乙胺,继续反应0.5h后过柱层析,除去溶剂得中间物2;中间物2和氢化钠溶于无水DMF中,于氮气保护下冰水浴反应1‑1.5h后逐滴加入1,6‑二溴己烷,反应24‑26h后,逐滴加入甲醇以淬灭反应,过滤,水洗,用乙酸乙酯萃取后柱层析分离得中间物3;中间物3溶于无水DMF中后加入叠氮化钠,于75‑85℃下搅拌反应48‑50h,用乙酸乙酯溶解,然后水洗,取有机相干燥后得到叠氮化三缩酮化合物;其中,季戊四醇三烯丙基醚、硫代甘油和2,2‑二甲氧基‑苯基苯乙酮的摩尔比分别为0.8‑1.5:2‑4:0.01‑0.02;中间物1、2,2‑二甲氧基丙烷、对甲苯磺酸和三乙胺摩尔比为0.8‑1.5:3‑6:0.05‑0.15:0.05‑0.15;中间物2、氢化钠和1,6‑二溴己烷摩尔比为0.8‑1.2:3‑6:1‑3;中间物3和叠氮化钠的摩尔比为1:4‑7;(2)炔丙胺修饰肝素钠的制备将肝素钠、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溶于水中,加入炔丙胺后调节溶液pH值为6‑7,室温反应24‑26h,去离子水透析72h后冷冻干燥;其中,肝素钠、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N‑羟基琥珀酰亚胺和炔丙胺质量比为0.8‑1.2:0.5‑0.65:0.3‑0.4:0.02‑0.04;(3)炔丙胺修饰肝素钠接枝叠氮化三缩酮化合物炔丙胺修饰的肝素钠、叠氮化三缩酮化合物、五水硫酸铜和抗坏血酸钠以质量比0.8‑1.2:1.2‑1.8:0.1‑0.16:0.6‑1.0混合,溶于DMSO中,氮气保护下于35‑45℃反应24‑26h,DMSO透析后再用水透析除去有机溶剂,冷冻干燥;(4)载药杂化纳米粒子的制备将溶解有抗肿瘤药物的氯仿与溶解有步骤(3)所得物的PBS溶液按体积比为1:15混合,对混合液进行超声探头作用,将得到的乳液置于黑暗环境下挥发除去溶剂中的氯仿,再加入胱胺盐酸盐、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交联反应24h,利用去离子水透析,除去未被包裹的抗肿瘤药物后,置于2mol/L的碳酸氢铵溶液中24h,再利用去离子水透析,最后用0.22μm的过滤器过滤收集,冷冻干燥,形成含有碳酸氢盐的载药杂化纳米粒子;其中,抗肿瘤药物和步骤(3)所得物的质量比为1‑3:8‑10;步骤(3)所得物与胱胺盐酸盐、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的质量比为8‑12:0.8‑1.2:4‑6:2‑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3050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状物料多振动料斗自动混合机
- 下一篇:一种电泳漆用的可过滤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