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非编码平行多线的稳定实时激光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14255.6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71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崔海华;程筱胜;戴宁;张晨博;李想;廖文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11/08 | 分类号: | G01C11/08;G06T7/00;G06T7/80;G06T17/00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210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非编码平行多线的稳定实时激光测量方法,在测量中,通过光平面约束以及极线约束的方法获取中心像素点数据并匹配,随后重建三维模型。本发明解决了扫描设备携带不便,操作过程繁琐的问题,利用平行多线的方法突破性的解决了单线激光扫描速度慢的问题,提高了激光条中心像素点的匹配精度和重建的效率,且采用了加滤镜的方式减少周围环境光的干扰,增加了扫描的稳定性和标记点的识别率。 | ||
搜索关键词: | 多线 平行 激光测量 非编码 匹配 中心像素点 周围环境光 操作过程 激光扫描 极线约束 三维模型 扫描设备 携带不便 中心像素 标记点 点数据 光平面 激光条 识别率 重建 滤镜 单线 测量 扫描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非编码平行多线的稳定实时激光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测量中,通过光平面约束以及极线约束的方法获取中心像素点数据并匹配,随后重建三维模型;所述的基于非编码平行多线的稳定实时激光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①搭建测量系统:对系统所需部件进行准备,检验过关后进行搭建;②对系统进行标定:对系统进行标定,得到相机内部参数、外部参数和激光空间平面方程;③进行测试:启动系统,对待测物进行测试,获得所需数据;④重建出物体三维模型:根据步骤②和步骤③,得到三维模型;所述步骤①中的部件有左工业相机(1)、环形红光光源(2)、滤镜(3)、激光投射器(4)、待测物体(5)、激光条(6)、右工业相机(7)、左图像(8)、右图像(9)和光平面(10),搭建方式如下:设置两个对立工业相机,分别为左工业相机(1)和右工业相机(7),在左工业相机(1)、右工业相机(7)的前端连接有环形红光光源(2),环形红光光源(2)上安装有滤镜(3),且在左工业相机(1)、右工业相机(7)中间设有一激光投射器(4);所述步骤②分为以下步骤:2.1进行标定:设置张正友的基于2D平面靶标的标定法,对左工业相机(1)和激光投射器(4)进行标定,得到左工业相机(1)的内部参数和激光空间平面方程,对左工业相机(1)、右工业相机(7)进行标定,得到右工业相机(7)的内部参数和左工业相机(1)、右工业相机(7)之间旋转平移关系的外部参数,将左工业相机(1)光心作为该系统坐标系的坐标原点;2.2设计特殊标定模板:根据七线激光特殊标定,设计一种用于精确求出两个工业相机内外参数和激光平面方程的标定模板;所述步骤③分为以下步骤:3.1测试待测物体:放一待测物体(5),启动系统,由激光投射器(4)投射出七条平行激光线与待测物体(5)相交形成光条,光条位于光平面(10)上,同时左工业相机(1)、右工业相机(7)获得激光条图像并透视投影在两个工业相机的CCD上成像;3.2提取多线激光光条中心:将步骤3.1中的激光条图像,通过中值滤波和高斯滤波对图像进行去噪处理,确定一固定阈值,通过图像二值化对图像上的激光条进行分割,通过对两个工业相机拍摄到的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后,得到相应的激光线二值化图,利用灰度重心法对激光中心进行提取,得到细化后的单像素的激光线;3.3多激光的匹配:根据步骤3.1采集到的激光条图像,通过光平面约束以及极线约束的方法,得到单个激光光条中心像素点的准确匹配;3.4重建激光线:重复步骤3.3,重建出完整激光线;3.5空间标记点的匹配:根据左工业相机(1)、右工业相机(7)采集到的空间标记点,根据步骤2.1所述,通过两个工业相机的内部参数、外部参数以及极线约束得到空间标记点的空间坐标;3.6重建空间标记点:重复步骤3.5,重建空间标记点;3.7多线激光快速拼接:根据能量算法对不同视角下的对应的空间标记点进行实时拼接,将不同视角下的对应的空间标记点归一化到同一坐标系,使每次重建的激光线融合到同一个坐标系,并对物体连续实时扫描,重建出物体三维模型;所述步骤3.3分为以下步骤:3.3.1获取左工业相机(1)激光空间点坐标:任取左图像(8)激光线上一个像素点,根据步骤2.1中左工业相机(1)的内部参数、激光线平面方程,得到七个光平面对应的七个激光空间点坐标;3.3.2获取右工业相机(7)激光空间点坐标:根据左工业相机(1)、右工业相机(7)之间的外部参数,将得到的七个激光空间点坐标转换到以右工业相机(7)光心为坐标原点的坐标系中,得到右工业相机(7)坐标系下七个空间点坐标;3.3.3获取右图像(9)的二维坐标点:根据步骤2.1中右工业相机(7)的内部参数,将步骤3.3.2中右工业相机(7)坐标系中的七个空间坐标点转换到右工业相机(7)图像坐标系上,得到七个右工业相机(7)图像坐标系下的二维坐标点;3.3.4获取正确匹配点:根据相机之间的极线约束条件找到左图像(8)上像素点对应于右图像(9)的点,将对应的右图像(9)上的像素点与步骤3.3.3中得到的七个二维坐标点进行对比,得到重合的两个点的正确匹配点;所述正确匹配的距离范围为δ≤1pixel,其中δ为距离;所述激光投射器(4)有七条平行激光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1425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整体旋转式配流盘的余压回收装置
- 下一篇:发动机外测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