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芡实高产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91113.2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7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刘义生;袁周;葛自兵;潘凯;刘冰倩;张军;查全继;黄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舒城县舒丰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C1/00;A01G1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34117 | 代理人: | 娄尔玉 |
地址: | 231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芡实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步骤如下(一)育苗移栽;(二)田间管理;(三)病虫防治;(四)采收;芡实采收应做到定人、定田、定时,采收时应有专职人员、固定田块、行道,不要随意更换采收人;采苞时应防止苞子过熟或过嫩;一般从8月下旬开始,每隔4~7天釆收一次;采收时注意保留果梗,不要弄破,以防水分从果梗伤口进入植株而引起腐烂。本发明通过科学的管理,能有效促进果实生长,增重果实净重,降低果实发病率,提高品质;且栽培方便,成本低,对环境无污染。 | ||
搜索关键词: | 芡实 高产 栽培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芡实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步骤如下:(一)育苗移栽(1)浸种、催芽长江中下游地区于4月初,取出贮藏的种子,漂洗干净后,置于阳光下暴晒,当种壳发白时,再用浅盆或其他合适的容器盛清水浸种,水深以浸没种子为度,需经常换水,置阳光下日晒夜盖,白天保持在20~25℃,夜间则在15℃以上;经10天左右,种子大部分发芽后即可播种;(2)育苗前5~7天,整理育苗池,清除丝状藻类、浮萍、杂草和其他有害生物,整平底泥,一般不需施肥;将型号为140mm*130mm的塑料花盆装满田泥,整齐摆放在育苗田里,育苗盆间距为30cm*30cm左右,然后将已发芽的种子放入育苗盆,每盆放入一粒种子,种子不要陷入泥中;然后灌水,水位以淹没育苗盆10cm左右;芡苗心叶不能被泥埋没,育苗池中不能断水,水深随芡苗生长可逐渐加至15‑20cm;(3)定植5月下旬当芡苗4~5片绿叶,叶片直径达25cm以上时起苗定植;定植前,定植密度以行距2~3m、株距2m为宜;穴上面挖成边长1.4m的正方形,下面锅底形,深15~20cm;开穴时,要清除穴内杂草,并施入适量基肥;过1~2天待穴内泥水澄清后就可移苗定植;1千克种子的芡苗可定植1070~1330m2大田,没有条件也可不开穴;定植时用右手拖住育苗盆口,用手指夹住芡苗,并把育苗盆倒立,用左手挤压盆底,把种苗和盆泥一起倒出,然后栽于穴的中心,栽植深度以刚刚于种苗土球齐平为好,心叶顶端必须露在土外;(二)田间管理(1)补苗:芡苗成活后,至少要进行1~2次查苗补缺,以保证全苗;查苗时,看到生长不良的芡苗,要检查其心叶是否有积泥,如有应予清除;(2)水层管理:定植时水层不宜浅于30~40cm,成活后可逐渐增加至50~80cm,最深不宜超过1.2~1.5m;在浅水稻田种芡,水深以保持30~50cm为宜;(3)除草壅根:在芡叶封行前,根据杂草生长情况除草2~3次;清除的杂草应踩入土内做肥料,易复活的杂草应带出田外处理;除草时可结合壅根,即在除草时应逐次将穴边泥土向穴中推进壅根;耘草壅根时,不能碰坏芡叶,踏伤根系,勿使淤泥埋没心叶;打老叶易伤植株,影响产量,一般不采用;(4)追肥:根据苗情决定追肥次数和数量;施追肥可与除草壅根相结合;植株缺肥的标志为:叶片薄而发黄,新叶生长缓慢,与前一片叶大小相差很小,叶面皱褶密;芡叶为浮水叶,不能排水追肥;一般采用肥球深施或叶面喷施两种追肥方式;肥球用泥土和肥料沤制而成,即用腐熟人粪尿250~375kg,分2~3次拌入500kg半干河泥中,每拌1次应堆放几天使泥土充分吸收养分,待半干时再捏成泥团,每个约重0.5kg;如在泥团中增加一些复合肥料,效果更好;施肥团时,应远离植株10~15cm,每株每次1kg左右;一般在封行前施肥2~3次;植株生长盛期及封行后叶面喷施0.5%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混合液,能明显增加植株抗性和提高产量与质量;(5)泼凉水:7~8份天气炎热,田内气温和叶面与花朵上的温度高达40℃以上时,对植株生长和开花结实十分不利,应在清晨经常下田用手泼凉水于叶面,以降低叶面温度,促进开花结实;泼水时;必须泼清水,不能将浑泥水泼在芡叶上,以免影响光合作用和引起烂叶;(三)病虫防治(1)芡实叶斑病:防治方法:①重病地实行水旱轮作;②做好田间清洁,在生长期和收货时摘除病残株叶,并作深埋或烧毁处理;③加强肥水管理,施足腐熟有机肥或经发酵素菌沤制成堆肥作基肥;看苗看田适量追肥,做到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氮肥与磷甲肥相结合,或用磷酸二氢钾1000倍叶根外追肥;按芡实的不同生育阶段管好水层,做到深浅适宜,以水调温调肥,防止因水温过高或长期深灌加重发病;④发现病叶及时摘除,带出田外集中烧毁或深埋;再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按2:1混合稀释500~600倍液,或62.25%仙生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1000~1500倍液,或20%福·腈菌唑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2)芡实叶瘤病:防治方法:①实行轮作;②做好田间清洁卫生后及时清除病残体;③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在生长期可喷施0.2%磷酸二氢钾作根外追肥;④在发病季节可在叶面喷施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另加0.2%磷酸二氢钾,隔7~10天1次,连续2~3次;发现病瘤及时割除携出田外深埋,并喷20%福·腈菌唑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40%百菌净600~8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隔5~7天1次,连续2次;(3)芡实炭疽病:防治方法:①加强肥水管理;在用肥上,施足基肥,适当追肥;在用水,根据芡实不同生育期,做到深浅适度,以水调温,以水调肥,提高植株的抗逆性;②做好田间清洁卫生;及时清除病株病叶,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③药剂防治;可用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25%使百克乳油8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1500~2000倍液喷雾或大水泼浇,隔7天1次,连续2~3次;(4)莲藕潜叶摇蚊:属双翅目摇蚊科;防治方法:①摘除有虫道浮叶,集中烧毁或深埋;②该虫能随种苗、带土种茎进行远距离传播,严禁从有该虫的地区引种;③发现浮叶有虫道时,喷洒35%卵虫净乳油1500倍液,或50%蝇蛆净粉剂2000倍液,或40%毒丝本乳油1500倍液,或50%虫杀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5)莲溢管蚜:属同翅目蚜科;防治方法:①芡实要成片种植,避免插花栽培;②及时清除田间绿萍、浮萍等水生植物,以减少虫口数量;③化学防治;由于蚜虫繁殖快,又在未展开的嫩叶及幼叶柄上,药剂粘着困难,故选择的药剂要有能够触杀、内吸、熏蒸三重作用为佳;可选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70%艾美乐水分散剂20000~30000倍液,或20%灭扫利乳油2000~4000倍液,或5%来福灵乳油4000~5000倍液;(6)斜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别名莲纹夜蛾、莲纹夜盗蛾;防治方法:①人工捕捉;掌握产卵期及初孵幼虫集中取食习性,结合田间管理,摘除卵块及初孵幼虫危害的莲叶,包叠成团,塞入泥内闷死;②用杨树枝、黑光灯、糖醋酒液、性诱剂等诱杀成虫;③药剂防治;掌握初龄幼虫点片发生阶段施药,并应在傍晚前后防治;可选用24%美满悬浮剂2000~3000倍液,或5%美除乳油10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1000倍液,或20%米满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10%除尽悬浮剂1500倍液,或5%卡死克乳油1000~1500倍液;(7)食根金花虫:属鞘翅目叶甲科;别名长腿水叶甲、稻根叶甲、稻食根虫、食根蛆、水蛆虫;成虫和幼虫均能危害芡实的幼茎、嫩叶和根,被害处呈黑褐色斑点,伤口易造成病菌侵入引起腐烂,使植株生长不良;防治方法:①实行水旱轮作;食根金花虫发生重的田块改种1~2年旱生作物,或冬季排除田间积水;②清除田间杂草,尤其是眼子菜和鸭舌草,减少成虫取食及产卵场所;③结合整田,施药灭虫;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芡实未发芽前每亩施石灰50kg,或每亩施15~20kg的茶籽饼粉,或每亩用3%大力神颗粒剂2.5~3kg,或50%辛硫磷颗粒剂2.5~3kg,并适当耕翻;若每亩加施10~15kg硫酸铵,效果更好;④在成虫发生期施药防治;可选用25%杀虫双水剂5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1500~2000倍液,或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四)采收芡实采收应做到定人、定田、定时,采收时应有专职人员、固定田块、行道,不要随意更换采收人;采苞时应防止苞子过熟或过嫩;一般从8月下旬开始,每隔4~7天釆收一次;采收时注意保留果梗,不要弄破,以防水分从果梗伤口进入植株而引起腐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舒城县舒丰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省舒城县舒丰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9111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球阀阀杆的耐火结构
- 下一篇:一种高温高压阀门填料弹性预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