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细菌感染鱼类模型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78269.7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98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张译月;张文清;林青;狄乾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62 | 分类号: | C12N15/62;C12N15/85;A01K67/027;A61K45/00;A61P3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范盈 |
地址: | 51051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细菌感染鱼类模型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具体公开了一种提高鱼类抗菌能力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克隆npsn基因编码区(CDS),并且将其插入到pTol2载体的热休克启动子后,在npsn编码区后加入编码标签蛋白Myc的序列,构建成pTol2‑hsp‑Myc‑npsn载体;2)将载体通过显微注射至鱼体内并以anti‑Myc免疫荧光染色,获得抗菌能力提高的鱼类。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菌 感染 鱼类 模型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主权项】:
1.一种提高鱼类抗菌能力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克隆npsn基因编码区(CDS),并且将其插入到pTol2载体的热休克启动子后,在npsn编码区后加入编码标签蛋白Myc的序列,构建成pTol2‑hsp‑Myc‑npsn载体;2)将载体通过显微注射将pTol2‑hsp‑Myc‑npsn载体和转座酶RNA的混合物注射至单细胞期受精鱼卵内,养至成鱼,即为F0代;将F0代与野生型鱼类交配获得F1代,将获得的受精卵或胚胎进行热激处理,并且以anti‑Myc抗体染色筛选Myc阳性胚胎保留,即得到F1代具有抗菌能力的鱼类;可选地,所述F1代具有抗菌能力的鱼类继续进行繁殖获得经热激处理后稳定具有抗菌能力的鱼类;优选地,所述热激处理为36‑42℃处理0.5‑2小时,每8‑16小时热激处理一次,共热激两次;热激处理频率为每周热激处理两次;更优选地,所述热激处理为39℃处理1小时,每12小时热激一次,热激处理频率为每周热激处理两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未经南方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7826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褐藻胶裂解酶的编码基因及其应用
- 下一篇:包含5′TOPUTR的人工核酸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