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优化的支撑轮式管道内检测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43206.8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0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史冬岩;徐阳;任宏喜;滕晓艳;王鸿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55/32 | 分类号: | F16L55/32;F16L10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优化的支撑轮式管道内检测机器人,包括前机体、后机体、中间连接杆、电机,电机安装于前机体主机体上,通过轴承、大锥齿轮轴,将动力传输到大锥齿轮上,大锥齿轮与小锥齿轮啮合,小锥齿轮轴通过轴承与蜗杆叉分对接,带动蜗杆同步旋转,推动与两个滚轮同轴安装的涡轮旋转,实现前机体的整个动力传输,支撑轮安装座与主机体之间通过弹簧调节,以适应不同管道内径;后机体主要起到支撑的作用以及稳定整个装置的运行,主机体支撑轮安装座之间采用弹簧调节;前后机体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连接杆的长度可以调整,以满足机器人的长度方向尺寸。本发明具有对管道内径变化适应能力强、运行平稳可靠等特点,特别适用于管内检测作业。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优化 支撑 轮式 管道 检测 机器人 | ||
【主权项】:
一种优化的支撑轮式管道内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机体、后机体、用于连接前机体和后机体的中间连接杆,所述前机体包括截面是方形的前机体框架、设置在前机体框架端面上的电机、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的大锥齿轮、设置在前机体框架四个侧面上的四个传动轴、安装在每个传动轴一端上的小锥齿轮,所述大锥齿轮与小锥齿轮啮合且大锥齿轮与小锥齿轮均位于前机体框架内,所述前机体框架的四个侧面上均设置有前支撑轮机构,每个前支撑轮机构包括设置在前机体框架上的前支座,前支座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前限位块,两个前限位块之间设置有前滑槽支座,且前滑槽支座的两个相对的侧面设置滑槽,限位块通过其上端的凸起设置在滑槽中,前滑槽支座的端面设置有带孔凸台,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通过与蜗杆轴连接,且蜗杆轴穿过所述带孔凸台,滑前槽支座上端设置有前滚轮轴,前滚轮轴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涡轮、两端安装有前滚轮,蜗杆轴与蜗轮啮合,所述前滑槽支座下端与前支座之间设置有前弹簧;所述后机体包括截面形状后机体框架、设置在后机体框架四个侧面上的后支撑轮机构,每个后支撑轮机构包括设置在后机体框架上的后支座、对称设置在后支座两端的两个后限位滑块、设置在两个后限位块之间的后滑槽支座、设置在后滑槽支座下端与后支座之间的后弹簧、设置在后滑槽支座上端的后滚轮轴、设置在后滚轮轴两端的两个后滚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4320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