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WindowsShellcode自动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31792.4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8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罗森林;魏源;潘丽敏;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G06F9/45;G06F1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Windows Shellcode自动构建方法,属于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不同应用场景下的Windows shellcode构建提供简单易用的接口,不借助其他工具(如Metasploit Framework)自动化完成shellcode构建。并使每个步骤都能单独完成任务。能够处理大型功能性shellcode的构建,提高shellcode构建的兼容性、可靠性以及自动化程度。能够在系统内省时省力的完成shellcode的构建任务。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windowsshellcode 自动 构建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Windows Shellcode自动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依次通过获取函数地址、计算Hash值、对齐堆栈接口等方式获取需要的系统函数,包括:函数地址获取接口、Hash值计算接口、对齐堆栈接口以及预定义shellcode编程环境;步骤1.1,生成具有位置无关性的shellcode;步骤1.2,shellcode自动获取函数的地址;步骤1.3,shellcode完成对齐堆栈,保存现场及重新恢复等操作;步骤2,利用编译器的功能约束shellcode的编译行为,并对shellcode进行优化;步骤3,利用编译器生成选项来生成shellcode调用的入口点、各函数相关位置、关联的依赖项及预定义的命令等,最终将shellcode转化成二进制字节码;步骤4,分析漏洞利用代码或恶意代码,进一步提取shellcode用于测试;修改shellcode内存属性,并对其进行测试,通过改变程序执行流程到shellcode处执行,测试shellcode的有效性;步骤5,采用异或操作去除坏字符,随机选取字节、双字、四字的字符,并与shllcode进行异或操作,同时在shellcode运行之前,添加异或解码操作,运行shellcode,并同时进行解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3179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