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多孔生物活性玻璃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18722.5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9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董文钧;巩子强;李小云;张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C15/00 | 分类号: | C03C15/00;C03C23/00;A61L27/10;A61L27/56;A61L27/54;A61L27/5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多孔生物活性玻璃的制备方法。首先通过水热法制备三维多孔硅酸盐纳米片阵列作为该生物活性玻璃的主体支架材料。通过调控浓度和反应时间来调控大孔硅酸盐纳米片的孔径和纳米片的尺寸。然后通过水热法将微孔分子筛负载在硅酸盐纳米片上,从而得到分级结构的三维多孔生物活性玻璃。该方法制备的生物活性玻璃具有与天然骨骼材料的结构相似。微孔分子筛具有药物缓释功能,复合结构与功能仿生学原理。同时该生物活性玻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和药物缓释功能。能够促进细胞在该生物活性玻璃表面上的粘附、增殖和分化。这种三维多孔有序生物活性玻璃可作为新一代骨替代材料和骨修复的生物支架材料。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多孔 生物 活性 玻璃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三维多孔生物活性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为:a)将玻璃在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10min;b)将清洗后的玻璃和浓度为1‑4mol/L的NaOH溶液置于高压反应釜的内衬中,使得NaOH溶液完全浸没玻璃。然后将高压釜置于在150℃的烘箱中水热反应4‑10h。在NaOH的腐蚀下,玻璃表面生成一层三维多孔网状多孔硅酸盐纳米片阵列。c)将步骤2处理后的玻璃和浓度为1g/L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水溶液置于高压反应釜的内衬中,使得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水溶液完全浸没玻璃。将高压釜置于90℃的烘箱中,水热反应60‑120min,自组装成分级多孔生物活性玻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1872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