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竹林下黄鳝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17440.3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2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竺国领;刘玉龙;章春琴;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42 | 代理人: | 王松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竹林下黄鳝养殖方法,包括步骤S1、开沟;在四周建有水泥排水渠的竹林,开沟起垄;在沟内侧面分布若干位置传感器、若干摄像装置,各位置传感器、各摄像装置分别连接主控制器;步骤S2、放养;在排水渠和垄间沟设置消毒液泼洒装置,消毒液泼洒装置包括泼洒机构、泼洒机构驱动电机、泼洒机构滑动轨道;步骤S3、饵料投喂;在排水渠和垄间沟设置饵料投喂设备,饵料投喂设备包括投喂机、投喂驱动电机、投喂轨道;饵料投喂设备连接主控制器,主控制器获取各个位置传感器、各摄像装置获取的数据,并以此判断各个区域黄鳝的数量,并以此控制饵料投喂设备向各个区域投放饵料的数量。本发明可提升黄鳝养殖的智能化程度,提高养殖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竹林 黄鳝 养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竹林下黄鳝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方法包括:步骤S1、开沟;在四周建有水泥排水渠的竹林,开沟起垄,沟宽1米,深1.2米;在地下水位低处开沟,即可见20‑30cm深水位;在排水渠和垄间沟相对位置分设进水口和排水口;排水口和用细眼纱布或密眼的聚乙烯网布覆盖,防治黄鳝逃逸;在沟内侧面分布若干位置传感器、若干摄像装置,各位置传感器、各摄像装置分别连接主控制器;步骤S2、放养;在排水渠和垄间沟设置消毒液泼洒装置,消毒液泼洒装置包括泼洒机构、泼洒机构驱动电机、泼洒机构滑动轨道,泼洒机构的一端设置于泼洒机构滑动轨道内,泼洒机构驱动电机连接泼洒机构,驱动泼洒机构在泼洒机构滑动轨道内滑动;放养前,消毒液泼洒装置向全池泼洒生石灰水消毒,每平方米用0.2千克生石灰水,保持水深20‑30厘米,7日后即放养鳝种,鳝种一次放足;要求无病无伤;每尾20‑30g,规格一致,以免大小悬殊造成大吃小,初次放养每亩地放养80‑100斤鳝苗;随后逐年增加放样量;步骤S3、饵料投喂;在排水渠和垄间沟设置饵料投喂设备,饵料投喂设备包括投喂机、投喂驱动电机、投喂轨道;饵料投喂设备连接主控制器,主控制器获取各个位置传感器、各摄像装置获取的数据,并以此判断各个区域黄鳝的数量,并以此控制饵料投喂设备向各个区域投放饵料的数量;鳝鱼喜食鲜活蚯蚓,河蚌肉、螺肉,昆虫,小鱼虾动物性饵料;黄鳝摄食有一定的固定性,突然改变种类会拒食;为季节饲料来源问题和提高增重,幼鳝应尽可能及早驯化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饵料投喂在半晚进行,坚持四定原则,定时、定点、定量、定质;气温低、气压低时少投,天气晴好、气温高时多投,数量以2小时吃完不剩为准,投饵量为黄鳝体重2%‑4%;可在竹林中黑光灯,即便于观察鳝鱼活动,又能引诱昆虫供黄鳝摄食,增加黄鳝的肉食性饵料;步骤S4、管理;坚持早、晚巡查,观察黄鳝生长、防逃设施等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尤其在暴风雨天,要注意做好其防逃工作;水质要求与养鱼相同,及时注换新水,保持水质清新;水质过肥发臭缺氧应及时换水;小大不能混养,投料后个体小的黄鳝不敢上前抢食,同一鳝池黄鳝大小个体悬殊不能超过一倍;步骤S5、捕捞;11月下旬开始,有水时可用黄鳝笼诱捕,晚上7‑8时放笼;第2天早晨3‑4时收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智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1744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